紫砂名家
黄开合
年轻辈实力陶手
师从袁国强、恽志培
擅长全手传统技法
1992年生于安徽亳州,2008年与紫砂结缘,自此潜心投身紫砂艺术领域,2011年拜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袁国强门下,系统研习紫砂传统成型工艺,后又师承实力派陶艺家恽志培,在名师严授下技艺日臻精进。
黄开合扎根文人素器流派,作品以摹古明清经典为主,提炼老物件中的美学精髓,承古韵却不泥古,造型语言洗练典雅,于简净中透显器物生命力,现为紫砂界备受瞩目的年轻辈艺人。
作品·赏析
一、匏尊壶
匏尊壶堪称紫砂素器中的巅峰之作
其工艺难度
令诸多陶手望而却步
纵观紫砂史册
顾景舟大师所制匏尊
尤具典范价值
黄开合此件
便是摹古顾老经典
以原矿朱砂泥为胎全手抟制
此泥料介于红泥和朱泥之间
泥色红润且砂粒丰富
铁质凸显没经过酸洗
容易泡养
壶身呈圆球式
器型挺拔中见浑朴
长身丰肩之态尤利聚香发茶
实用与美观达到精妙平衡
穹窿式压盖配以宝珠钮点睛
一弯流嘴与正耳把虚实相生
线条起承转合间
尽显协调比例之美
黄开合虽为青年陶艺家
器型把控已具老成气韵
整壶既得传统圆器的骨肉匀停之妙
又透露出超越年龄的审美深度
圆润而不失劲挺
沉稳中暗藏机锋
可谓摹古作品中的佳器
二、秦权壶(黄文艺陶刻)
清代书画家瞿子冶参与的传世壶作
以石瓢式为最
秦权为其少见精品
黄开合此件茗壶
摹古清代贞祥制、子冶刻紫泥秦权
采原矿紫砂泥
以全手薄胎技法成型
形体仿秦代衡具秤锤而作
气态雍容端稳
截盖顺壶口走势盎起
盖中桥钮
一如秤锤顶端的系绳孔环
流、把皆为暗接
左右协调
又添圆融匀畅
由黄松弟子黄文艺复刻原件书画
器表满刻老梅疏影为主景
盖面刻“令卿茶具”四字
虬枝横斜处题
“夜半始无雪,山空微有香 水村”
侧书“嫩寒清晓 子冶”
反面则刻七言绝句
“曾向先生觅句来,半湾诗屋半莓苔
而今花下人何在,零落寒枝晚自开”
通观全壶
器型经典实用
陶刻布局繁而有序
文气隽永
质朴雅致不失古味
实为文人壶佳作
三、明式龙蛋壶
此件明式龙旦壶
摹古明代经典
以鱼籽料为胎全手工制作
该泥料为段泥和紫泥共生矿
烧成后呈肃穆栗色
砂粒隐现如星
很有沧桑古味
款型演变自传统龙旦
壶身取蛋形之圆融而化入筒状
线条朴拙中见筋骨
拔高圈足衬直颈
尤显清峻之姿
壶盖别出心裁
弃传统盎盖而作扁实状
微凹处耸立笠形壶钮
直流昂首蓄势
倒垂耳把纤巧若垂柳
纤纤之态反衬壶身丰腴
整壶形制疏朗有致
气韵高古端方
将明代文人清玩之精雅
凝于180CC小品
堪为案上品茗佳器
四、宫灯壶
此件宫灯壶
采原矿降坡泥
全手工制作成型
泥色朱红
胎体砂感斑驳
光影流转间
可见古拙苍润之韵
壶型依传统宫灯
进行演化创新所得
形制高挺秀雅
身筒丰而不赘
线条流畅柔美
别具雅赏之韵
口径线外胥
平盖微穹
盖口线条衔接自如
浑然一体
圆流上部微拗
提拉更显挺拔力蕴
颀长耳把与流左右相呼
整器素面素心
观之可赏紫砂泥料之美
把玩可得佳器清隽之逸
品茶则生清净安然之心
如此佳器
值得雅藏
五、平盖莲子壶
平盖莲子乃传统圆器中的典范
黄开合此件
摹古“行有恒堂”经典款
采原矿紫泥为胎制成
呈色温润
胎质细腻
莲子形壶身
直颈平盖
上顶宝珠钮
三弯流、环状柄比例协调
浑朴雅致
线条古朴流畅
给人一种大方利落之感
由国大师毛国强徒弟沈跃平
于壶身正面陶刻四言诗
“挹彼甘泉,清泠注兹
先春露芽,一枪一旗
烹以兽炭,活火为宜
素瓯作配,斟斯酌斯”
并落“行有恒堂”款
铭文与壶艺相得益彰
刻工精湛
品境高雅
240CC黄金容量
为高性价比实用茶器
待有缘人收而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