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紫砂泥料:朱泥中的精品——大红袍

2024-07-10

《宜兴县志》中记载,惠孟臣“得紫砂之妙,烧造大红袍壶”,这可能是有关大红袍泥料最早的文献。

玩壶的行家都知道,红泥之中,朱泥为上,而朱泥中的精品,当属大红袍。大红袍泥料极为珍贵,它产自江苏宜兴丁山赵庄山、黄石黄岩心,经过多道工艺炼制而成。

大红袍泥料

大红袍矿料

提到大红袍泥料,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其实,大红袍泥名称的由来,或与大红袍茶类存在一定的联系。

大红袍茶树,早春茶芽萌发时,茶芽呈红色,远望通树艳红似火,好似红袍披树,故取名“大红袍”。

虎啸岩大红袍

虎啸岩大红袍

虎啸岩大红袍

明清时期,广东潮州等地,流行喝“功夫茶”。紫砂壶问世后,从宜兴赴任的一些朝廷官员,将紫砂红泥壶带到了南方,就这样大红袍茶和紫砂红泥壶邂逅,茶色壶色浑然一体,可谓“天作之合”,堪称一绝。

随后,潮州人喝“功夫茶”,推崇与之相匹配的宜兴红泥壶。朱泥壶色泽鲜艳,与大红袍茶芽色相近,久而久之,大红袍就成为了朱泥壶的代名词。

大红袍紫砂壶

大红袍紫砂壶:范泽锋制 禅墩·唯杏壶

在中国茶文化中,大红袍紫砂壶以其艳丽的色泽、细腻的手感和出色的保温效果,受到古今中外文人雅士、壶友茶客的珍爱与推崇。

本文让我们一起走近大红袍泥料,探寻其独特的魅力。


一、大红袍的三大特点:少、难、奇

1. 少:泥料稀少,出矿量极低

原矿大红袍零星散落在朱泥矿层中,没有单独矿层,质地纯正的嫩泥风化成朱泥后,经外力作用,陷落于朱泥矿层中,再经久风化而形成朱泥“岩核”。

通常在一个矿层面的几方土(嫩泥或朱泥)中也挑选不出几两,故矿料极其稀少而珍贵,均是以斤而论价。且一般采用较为原始的小型石磨碾粉,手工拌和成泥,经陈腐后才能使用。

大红袍紫砂壶

大红袍紫砂壶:惠祥云制 潘壶


2. 难:高收缩比,成型难度大

众所周知,朱泥收缩比高,成品率低。而大红袍的收缩比为30%,比朱泥更高,几乎是紫泥的3倍,且泥料张力低,泥性不易掌握。由于黏性极好,制作时易粘工具,难于成型。

此外,在烧制时易起节皱、开裂、塌陷、变形,成品率极低。即便是小品壶成品率也仅在60%,中大品壶则更罕有,经常遇到一窑3把壶全部烧裂的情况,报废率高,许多制壶名家也不愿多做尝试。

大红袍紫砂壶

大红袍紫砂壶:周虎制 古莲子壶


3. 奇:泡养神奇,热淋变色率高

大红袍泥料精细温润,烧成后质感绵密,手感柔和,红艳夺目,气质高雅。热水冲淋后,立现鲜红光润,娇艳迷人。

用大红袍制成的紫砂壶极易泡养,日久便能成就如珠玉般的质感,易现“包浆”之美,富有层次变化,令人爱不释手。

大红袍紫砂壶

大红袍紫砂壶:许伟军制 德钟壶


二、大红袍适合冲泡的茶类

大红袍亲茶性高,泡茶时不夺茶香,滋味浑厚醇和,柔顺而富有口感,适茶性广,尤其适合冲泡乌龙茶、铁观音、岩茶等,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

大红袍紫砂壶

大红袍紫砂壶:徐伟强制 四季如意壶


三、辨别大红袍的方法

1. 从颜色上:

大红袍属于朱泥一类,朱泥壶的原矿泥料为黄色,烧成后呈红色。原矿大红袍刚开采多为鹅黄色,烧成后转为朱红色,色泽比朱泥壶更加明艳动人。

大红袍紫砂壶

大红袍紫砂壶:樊瑜芳制 文旦壶


2. 从特征上:

大红袍紫砂壶的洁净度较高,泥的断面有结实沉重感,将壶盖与壶体触碰时,可听到铿镪之金属声,用手指弹扣,能听到声音清脆,音有共振。

大红袍紫砂壶

大红袍紫砂壶:汤先武制 悠闲壶


3. 从材质上:

用大红袍所制的紫砂壶,经热水冲淋后颜色变化较大,呈现红中带紫。且由于泥团粗细悬殊,烧成时体积收缩不一,外表粗颗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温润光泽的质感,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

the end
相关阅读
宜兴紫砂壶泥料详解(一):紫砂原矿分为几个大类?
解密紫砂泥料:青灰泥和青灰段泥是一回事吗?
用宜兴紫砂土制陶有哪些优势?
紫砂矿料有何特点,烧成后又有何优点?
如何鉴别紫砂泥料的真假优劣?
朱泥制壶成品率低的因素
认识制壶原料紫砂矿土
黄金段泥是什么泥料?
手工练泥和机械真空练泥各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