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在读《汉书》时,受大臣汲黯的故事启发,创作出汲直壶型,这是一种深具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的创作灵感。通过对曼生的创作缘起和汲直壶型的寓意解读,我们可以窥见曼生对于文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并将其转化为陶艺的独特表达。
大臣汲黯
汲黯,字长孺,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西汉武帝时期诤臣,曾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前112年,卒于淮阳太守任上。
在《汉书》的记载中,汲黯以其直言劝谏、刚正不阿的品质而备受推崇。他任职时,不畏权贵,坚持直言劝谏,对汉武帝的错误行为和政策提出质疑,指责其“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张宴对其有“汲黯方直,故世谓之汲直”的评语,汉武帝刘彻亦称赞他“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这些评价进一步强调了汲黯直言无讳、刚正不阿的品德。
清中期 杨彭年制 掺砂汲直壶
曼生从这段历史故事中汲取灵感,制作了汲直壶。通过陶艺的手法,曼生将历史中的品质与审美完美地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深意的壶型。
汲直壶背后寓意深远。首先,它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直言劝谏、守正不阿的品德的一种表达,代表了对于忠臣良将的向往和推崇。
其次,通过陶艺创作,曼生将历史文学的情感和思考转化为实体艺术品,形成了文学与陶艺的巧妙结合。
最后,汲直壶型不仅是一种实用的陶艺品,也是一种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使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内涵。
清中期 时大彬制 汲直壶
因此,汲直壶型除了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学的深刻理解的体现。曼生通过自己的陶艺创作,将文学中的情感和历史中的故事传递给人们,使艺术品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这种创作方式展示了艺术在传承文化和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力量。
裴石民制 汲直壶
此汲直壶采用原矿紫泥,圆柱体壶身,折肩、短壶流、矮颈,壶肩坡度平稳过渡,压盖微鼓,桥形钮,垂耳把。
此壶器型严谨周正、制作细致精良、气韵质朴壮硕,壶流与壶把弧度自由舒展,使整器的器型更加合理。民国老壶,可见而不可得,堪称典藏宝器。
陈绍委制 薄胎汲直壶
此款汲直壶以原矿段泥作胎,在传统汲直壶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圆柱体壶身,气势挺拔,高颈、平盖、长壶流、大耳把,比例和谐,过渡自然,制作精良。
壶身由书画名家堵一朝铭刻,正面刻清贡花卉,反面配之“眠云卧石”,表以清逸高雅的山居生活,与汲直不骄不躁、清简质朴的君子品格相得益彰,古雅大方,全手精工,赏用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