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茶器中,有“壶中百变,首推石瓢”一说,紫砂壶造型变化无穷,而石瓢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独占一席之地,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石瓢”最早被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瓢壶发展至今,经历代制壶者改良设计,呈现出多种器型形态,从留传于世的石瓢壶来看,均由“曼生石瓢”演变而来,其中以“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为经典代表。
徐达明《全手大石瓢》
01
曼生石瓢
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相传,陈曼生偶遇乞丐,手持一石器(铫),外观古朴独特,便买下并在其基础上改良设计出“石瓢壶”。
曼生石瓢,主要特色是壶身呈“金字塔”式,上小下大,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整器古朴端庄。原壶题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也表达了曼生石瓢丰腴饱满,却有骨力、有张力的器型特点。
02
子冶石瓢
瞿子冶,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书画篆刻家,与杨彭年、申锡等紫砂陶艺名家多有合作,与之合制的石瓢壶被称为“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在曼生石瓢的基础上,表现出三角形的流转变动。身筒延伸为一个大三角形,把为倒三角形。多个三角形立体而有机的组合,每根线条锋利如刀,劲爽有力,尽显“骨格清瘦、俊秀爽朗”之美。
徐元明《全手子冶石瓢》
03
满瓢
陈光明,技艺较同辈精致,清初陈鸣远,清末陈光明,被同代艺人誉为“二陈”。
满瓢最早由陈光明所制,壶身呈梯形,曲线流畅。直流暗接、三角形环把、围棋足,三足鼎立。整器造型浑厚朴拙,轻灵而不失稳重。满瓢相较于曼生石瓢、子冶石瓢,整体更显张力。
恽志培《全手满石瓢》
04
景舟石瓢
由顾景舟大师所创,源自陈光明所制“满瓢”。 顾老保留了满瓢的整体造型元素——梯形身筒、直流、三角环把、桥型钮、围棋足。
景舟石瓢,增大了嘴、把上扬的角度,刚劲有力;将壶腹微收,曲面弧度更显丰润饱满,更加完美地诠释了“刚柔并济”的器理精神。
胡海菲《全手景舟石瓢》
05
汉棠石瓢
由国大师徐汉棠设计制作,型体老味、飘逸,端庄大方。相比其他石瓢,增添了几分浑厚与丰满,显得有骨有肉,温润可爱。
造型继承了石瓢壶的三角形骨架,弯流、耳把、钉足的改良与创新,使汉棠石瓢更加强调曲线的刚柔并济,及每个转折点上的力度,犹如蓄势待发的弯弓。
徐曲《汉棠石瓢(徐汉棠书·鲍仲梅铭)》
06
心舟石瓢
由清代道光同治年间制壶名手何心舟所制,其与海上诸画家如任伯年、胡公寿、梅调鼎等多有合作往来,曾与王东石于浙江宁波筑窑烧制砂壶,世称“玉成窑”。
心舟石瓢,融书画、篆刻与壶艺于一体,延续了曼生石瓢、子冶石瓢的文人壶气质,在保有子冶挺拔之形的基础上,身筒、壶嘴、壶把又更显圆融。用四个字来形容心舟的作品,即:逸、雅、精、罕。
07
平盖石瓢
延续了子冶石瓢的整体形制——三角身筒、细挺直流嘴、三角耳把。壶盖与子冶石瓢相比,做了改良,更接近于景舟石瓢,轻巧而薄,更显平实。
最大的特点是器型简洁、精巧实用。盖板线厚薄适中,线条圆润,与壶口结合严密,边与盖面的交接和顺,更加圆整有劲。
08
半瓢
曼生十八式之一,由陈曼生、杨彭年合制,设计简洁,以半瓢为器身,流短而直,把呈环形。
原壶是研究陈曼生造壶的重要资料,是目前存世的镌刻制壶编码的二把“曼生壶”之一。壶身铭文:“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疆泉清玩。”
09
石铫提梁
曼生十八式之一,最早根据周穜赠苏轼石铫提梁的典故而来。原壶铭:“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听香铭”。
造型别致,构思细密,整器浑厚拙朴,提梁较粗,作半圆状,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以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后人也在石铫提梁的基础上,创作出许多精品石瓢提梁。
徐聪《石瓢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