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潘勇说壶缘

2012-08-20

---潘勇

闲暇时候,沏上一壶茶,一边品茗,一边把玩,不也乐意无穷?伴着丝丝茶香,仿佛把我带人了浩邀幽远的地方,而我手中的这柄提梁砂壶,似一道彩虹,把古今贯通,传递苍老与新鲜的故事。

我喜欢紫砂茶壶,源于它淳朴的质地、独特的构造、以及它的实用价值。

紫砂茶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奥玄宝在《名壶图录》中这样评价茶壶,说它们是:"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呐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袖子。"如此的清新自然,又怎能不惹人爱呢?难怪在《砂壶图考》曾记郑板桥也自制一壶,亲笔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它的内在气质尚且如此,外形构造之独特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紫砂茶壶的造型千变万化,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但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只怕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来的。并且在紫砂茶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就拿顾景舟大师的"雨露天星提梁壶"来说吧。此壶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利。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充分掌握雕塑与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壶身丰厚扁圆稳住了上半部飞扬的劲势,流则浑厚有力。正因为这样,历史上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就不足为奇了。

紫砂茶壶的实用价值并不逊色于前两者,我们宜兴紫砂茶壶在这一方面其优势独占鳌头。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黝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为何独钟宜兴紫砂茶壶?周高起又说:"陶易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原来宜兴紫砂茶壶泡茶之佳,在于能尽得茶之色香味。具体来说,由于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茶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再者紫砂茶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紫砂茶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人沸水,也会茶香氮氯,这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而且紫砂茶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壶内注人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不会炙手。而且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另外紫砂茶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膏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人可见鉴。"因此,紫砂茶壶最终成为雅俗共赏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虽然,紫砂行业有起有落,但我对紫砂茶壶的爱意丝毫未减。端起斟满的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僧皎然的七言古诗:"越人遗我刻溪茗,采得金芽炊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通,何须苦心破烦恼。"今日所饮虽非皎然笔下的刻溪茗,但有自己心爱的茶壶相伴,自别有风情韵致,自觉不亚子皎然再生!

the end
相关阅读
得紫砂七老中6人之技艺,史上唯她一人!
一代壶宗顾景舟“顾派”的形成(上)
解密紫砂历史:顾景舟的师父究竟是谁?
顾景舟制作过的订制紫砂壶
民国时期上海四大紫砂仿古高手之(四):蒋蓉
民国时期上海四大紫砂仿古高手之(三):顾景舟
民国时期上海四大紫砂仿古高手之(二):裴石民
民国时期上海四大紫砂仿古高手之(一):蒋彦亭
由顾景舟提璧壶署名问题引发的一桩“公案”
清代制壶高手那么多,陈鸣远为什么能成为个中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