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我会把岩中泥和天青泥联系起来?
1、烧成色泽。个人以为,所谓黯肝色,就是接近乌黑的颜色。对照中国传统的配色色谱,深紫色古人称为粟色、乌檀色。这个黯肝色肯定要比粟色来得更深。潘持平老师在他探讨天青泥的一文中也提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宜兴紫砂工艺厂以人工合成的方法,欲使天青泥再现,由此出现了拼紫泥。可见,黯肝色应该为类似深拼紫的颜色。
2、紫砂泥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一个是醇、一个是静。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做人做事要内敛,忌锋芒毕露。紫砂虽然只是一把茶壶,却也反应了玩家的品格。天青泥相对紫泥、团泥而言,更为深沉含蓄,自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钟爱。
▲ 黄龙山红泥宕
3、台西的明矿开采了四年,如果这种岩中泥十分普通的话,理应大量出现,但本人从事紫砂业数载,阅壶无数,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款泥料的作品。天青泥原产于大水潭,而岩中泥产于红泥宕,它们的地理位置都在黄龙山山角,只不过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按地质学家的说法:紫砂成矿年代为古生代泥盆系,距今约三亿五千万年,黄龙山位于江南古陆边缘,海、陆、湖交替的三亚类地带,由于风力或水利的搬迁,一些细小的粘土颗粒及其他矿物形成沉积型粘土页岩。不妨作个天马行空的设想,假如海风带来一片砂尘落在黄龙山上,它不可能沉积在山顶,肯定会往两侧陷落。呵呵,这个想法太过西游,就此打住。
▲ 发现岩中泥的宕口,深约7米
二、前几天,因着某种原因,认识了殷建平先生。紫砂圈说起来很小,却是相当封闭。比如某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或者我一直要找的某个工手,可能就是我常去的某位艺人的邻居,但没有人会帮忙介绍,隔了很长的时间偶然碰上了头,才发现咫尺天涯竟是这么回事。就拿这位殷先生来说吧,他的亲戚甲,是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常往来的一个朋友我曾经卖过他的作品。我在一个壶商那里也见过殷的雕塑。碰到了一提起,原来世界真的很小。闲话不表。殷先生有一个发小姓刘,最近在配泥。殷先生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发小家境不好,而他在圈内认识人多,帮衬着介绍一些生意。于是我约了一位朋友乙和殷先生一起去拜访他的发小刘。刘的家就住在黄龙山“红泥宕”口,红泥宕1983年就废弃了,曾经风靡港台的“文革水平壶”的矿料即源于此地。
刘以前在台西矿上干了一年多,加上父辈就生活在黄龙山上,对于泥料的认知有着丰富的经验。不过刚开始配泥不久,试片和成品泥并不多。看了桌上的几个试片,感觉都很一般,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特点。刘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烧成的身筒递给我,说:“这个岩中泥其他地方没有。是在我们家屋后的院子里挖出来的,夹在两层岩石的中间。很薄的一层,泥料很干净。”岩中泥?当我看到身筒的色泽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是原矿吗?”我问。心头暗自嘀咕,“怎么有几分像我收藏的文革前紫砂泥?”“绝对原矿,什么都没有加。”刘说。殷先生在一旁补充道:“我拿去给甲看,甲一口咬定是深拼紫,加了锰粉。但这个真的是原矿,40目的颗粒加60目和80目的通粉。”
▲ 红泥宕老青泥(紫泥)矿标
▲ 岩中泥60目通粉
▲ 岩中泥40目颗粒
三、当我第一眼看到烧成的这把《鱼罩壶》时,脑中灵光闪现,这会不会是失传以久的天青泥?明周高起《阳羡茗壶录》中记述:“天青坭出蠡墅陶之黯肝色。”就是说天青泥烧成后的颜色像暗猪肝色。这也是历史上有关天青泥色泽唯一的文字记述。徐立在《宜兴紫砂矿源之探究》一文中也提到,紫砂泥中显色元素主要为铁,含量较少的元素如锰、铜等,烧成过程不可能呈现近似天青的颜色。为此他特别请重庆师范学院的教授作了化学成分的分析。
在紫泥中,自古以天青为最。那究竟是什么原因称其为天青泥呢?一种说法是矿源呈天青色,由于泥料的称谓都是开挖的陶工随口起的,这种说法较可信。潘持平老师在他的文章里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天青,染色名。深黑而微红;所谓深青而含赤色的绀色(《辞源》371页),前人因这种泥与天青染料相似,习惯称之。
在讨论天青以前,我们先来说说青泥。1932年出刊的《宜兴陶器概要》中记述:“宜兴陶器,大体可分两种。而在产地内部则可分六种,试分述于后。第一类,青泥业(紫砂业)一、青泥业之业地蜀山、潜洛、上岸;二、原料产地:黄龙山、赵庄山、银墅山;三、泥料名称:青泥(一名紫砂)、绿泥(又名潭砂泥)、大红泥……”从上述文字可见,解放以前紫泥一直叫青泥,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在黄龙山干了一辈子陶工的解师傅,就把紫泥叫青泥,紫泥上面的一层叫皮青。那么紫泥的矿料发青吗?显然不是。
▲ 青泥试片 试片不用明针,泥料也不用强磁铁吸铁质
按照我的推断,青泥实则应该为“清泥”。而现在广泛应用的甲泥应该为“夹泥”。这些都是宜兴口语在记述成文字的时候被误读了。拿底槽清来说,有写成底槽青,也有写成底皂青的。降坡泥呢,我一开始就打成岗坡泥。
因为在宜兴话里,很多字与字之间的读音发一个,例如:降和岗读一个音。如果不了解原委,就很容易出错。众所周知,明朝的时候没有大型挖掘设备,工具十分原始,一般只能挖到黄龙山浅表的泥料,而浅表的泥料成分复杂。仿老壶的都知道,明代茶壶的显著特征就是乱砂头,颗粒十分杂驳。
开采的“塘户”形象地把这种“和三夹四(宜兴土话)”的泥料称之为“夹泥”是再恰当不过了。等挖掘到紫泥矿的时候,发现这种泥料质地干净,不再需要人工像夹泥一样繁琐地剔除其中的石灰质、岩石等杂质,叫它“清泥”,意谓“清清爽爽(宜兴土话)”的泥料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 岩中泥矿标
举个例子:想必大家都买过清水泥的壶,顾名思义清水泥就是清泥加水。如果是清水加泥?红泥加水也叫清水泥?段泥加水也叫清水泥?显然是不通的。
▲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天青泥
塘户的文化都不高,估计一些人连书都没有读过,不可能像文人一样讲究诗情画意,如白麻子、红麻子、黑墩头,都是很世俗的俚语。底槽清,顾名思义,就是底下的一槽清泥。降坡泥,就是下降坡度那个地方的泥料。因此当他们发现夹在两层岩石中间的一层矿料,天然纯净清爽,没有一点杂质,数量又很稀少,简称它为天清泥,这种解释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并且,这些塘户还要将矿土卖给“磨坊”人家,磨坊老板在记录各种泥料的数量时,很有可能把清泥写成青泥,天清泥写成天青泥,就像我们时常在乡下看到一些店老板会把鸡蛋写成鸡旦一样,最终以讹传讹。由于天清泥采掘量少,耐高温,烧成色泽醇静,老板买进卖出的价格都高,所以就显得尤为名贵。
▲ 岩中泥成品泥
▲ 各种泥料烧成色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