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矿颜色上,朱泥鲜黄色,有油脂感;红泥土黄色,较干涩。
在烧成颜色上,朱泥鲜红,表面偶有波纹皱;红泥暗红,表面无波纹皱。
在敲击声音上,朱泥烧结度高,发声尖啸有金属感;红泥烧结度低,发声沉稳有陶土感。
在制作难易上,朱泥可塑性强,易成型但难烧成,收缩率大,成品率低;红泥可塑性弱,难成型但易烧成,收缩率小,成品率高。
上一篇:紫砂壶表面出现黑晕的原因
答:黄龙山朱泥夹存于墨绿泥层与黄石岩层之间,含矿量较少,矿料外观呈黄色、浅红黄色泥性致密块状,易碎不坚硬。矿料上有少量和墨绿泥贴层的淡墨色状。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较好,成型时较粘,制作时泥性略重,烧成温度范围较窄,一般烧成1130~1150℃左右,收缩率17%左右。烧成后呈微暗红色,胎质纯正温润,呈梨皮状,表面颗粒隐现,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答:小煤窑朱泥含矿量较少。矿料外观呈浅暗青黄色(俗称咸菜色),泥性致密块状,较软易碎,表面有锈色状及受下部煤层影响形成的黑色状。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较好,成型时较粘,制作时泥性较重,烧成温度范围较窄,易产生变形、起皱、起泡等缺陷。一般烧成1130~1140℃左右,收缩率20%左右,烧成后呈红色调,胎质坚结明润,呈梨皮状的表面颗粒隐现,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答:产于黄龙山浅表黄石夹层中的白泥泥层之间,偶然出现,含矿量极为稀少,矿料外观呈大红色云片状致密结构,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微细白色云母碎片,表面有油脂般的光泽感,不溶于水,部分矿料中有少量青绿色夹层,如不去除,烧成后会呈现白色砂点,熟泥可塑性略差,成型时极酥,制作时带有一定泥沙性,对成型要求较高,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1150~1170℃左右,收缩率23%左右,烧成后呈大红色,其表面颗粒质感与紫泥大致相同,呈细梨皮状,胎质纯正温润,光泽如玉,是公认的优质朱泥,也被称为“大红袍”。
答:
红泥与紫泥是制作宜兴紫砂壶常见的两种泥料,一红一紫,在红泥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氧化锰,烧成后也会呈现不同的紫色,故单从颜色上来看有时会难以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辨:
就用途而言,红泥不利独自成陶,通常用作器表化妆土,紫泥胎骨坚致,可独自成大品。
就光彩而言,红泥的色相是红艳活泼,娇妍多姿,紫泥色相沉郁稳重,庄重凝练。
就泥性而言,红泥成型工艺难度较高,烧成品率仅约七成,紫泥成型较易,坯体烧成率较高,窑温宽容度亦大。
就触感而言,红泥颗粒细腻,器表触感平滑,紫泥胎身气孔结构较松散,器表触感较滞涩。
就声音而言,红泥音频较高,共振性佳,紫泥音频较低,共振性差。
就造型而言,红泥所制器形较少,多为光素几何形,壶的容量亦较小,紫泥器形多变,或方或圆,或光或花,壶的容量较大。
答:
在原矿颜色上,朱泥鲜黄色,有油脂感;红泥土黄色,较干涩。
在烧成颜色上,朱泥鲜红,表面偶有波纹皱;红泥暗红,表面无波纹皱。
在敲击声音上,朱泥烧结度高,发声尖啸有金属感;红泥烧结度低,发声沉稳有陶土感。
在制作难易上,朱泥可塑性强,易成型但难烧成,收缩率大,成品率低;红泥可塑性弱,难成型但易烧成,收缩率小,成品率高。
原矿黑料 350CC
原一厂老黑料 300CC
原矿底槽清 550CC
原一厂老豆青泥 450CC
原矿老紫泥 240CC
原矿老黑料 580CC
原矿老紫泥焐灰 390CC
原矿本山绿泥 220CC
原矿底槽清 64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