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宝记、吴德盛制款跂陶刻款《紫泥圆壶》 (ID921764)

关注作品 关注
泥料:原矿紫泥刻绘/主题:诗词器型:圆器
服务: 真品保证 原人原作 限量收藏
作品详情

吴德盛陶器行(1916年—1939年),“吴德盛紫砂陶器行”为宜兴鼎署镇人吴汉文,于民国五年(1916年)所创建,店址选在宜兴县城蛟桥边,是当时专营紫砂的商号。早期用印为“吴德盛”阳文籇书小方章,底盖并用。稍后用印为阳文籇书大方章“吴德盛制”。中期用印为大圆章阳文籇书为“吴德盛制”、“宜兴吴德盛制“。至二十年代后期,店主吴汉文创立“吴德盛”店号 商标“金鼎商标”。“金鼎商标”印款中央以鼎为图案,四角为阳文楷书“金鼎商标”,为“吴德盛”店号订壶专用印款。当时专门为吴德盛制作紫砂茗壶的有岩如、储银兰、王熙臣、冯桂林等……

款识:陈福宝记(盖款);吴德盛制(底款);跂陶(刻款)

镌刻:酒灯人面半红时。跂陶。

壶选料上乘,砂质细腻、温润,色泽紫中泛红。壶身形上窄下宽,重心下沉,整体透露出圆润饱满之感,讨人欢喜。壶身由跂陶以篆文刻诗文及竹叶若干,诗文出自清代诗人王嘉谟的《竹叶七言联》,原句为“雪月梅花三白夜,酒灯人面半红时。”王嘉谟其人擅以竹叶代替文字笔划,此处同以竹叶装饰,图文呼应,相得益彰,为典型的民国器物装饰风格。壶盖内钤印“陈福宝记”章款,较为少见。

吴德盛制,吴德盛陶器行由吴汉文于1916年设立,店址位于宜兴县城中姣桥旁。吴汉文号跂陶主人、岩如主人等。1921年,吴德盛陶器行以“金鼎商标”图文字样注册其品牌商标,此后出品之紫砂器具底部都有“吴德盛制”方形和“金鼎商标”圆形等几种形式的章款。

跂陶,乃吴汉文的号,吴汉文是民国宜兴著名陶器行吴德盛陶器行的老板,其人早期做壶,后刻字,再做老板。民国五年至民国二十八年间广聘名手制陶、镌刻,其中多为裴石民、冯桂林、任淦庭等大家,也有如蔡元培,于右任等名家客串刻绘,其下名家镌刻后多署款“跂陶氏刻”。

淘壶人介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