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石制子勤仿古款玉成窑《三叉提梁壶》 (ID921684)

关注作品 关注
容量:500CC泥料:原矿紫泥刻绘/主题:诗词器型:提梁
服务: 真品保证 原人原作 限量收藏
作品详情

王东石,别号“苦窳生”,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的制壶名手,所作之壶造型别开蹊径,独具一格,常为文人雅士制壶及文房具。曾与何心舟相善,一起到浙江宁波创建玉成窑。王东石制壶甚得古法,造工细致,技艺超群,铭刻亦佳,随时风所兴。喜用本山绿泥制壶,烧成白中泛黄,脂如玉色,宛若珠绯。王东石善于广交书画界同仁,有徐三庚、胡公寿、任伯年、梅调鼎等名士。壶底为订壶者款,盖内或壶身署东石制款。出品承陈曼生、瞿子冶之文人壶遗绪,喜在壶身刻铭。因其烧造时间短,产量较少,而为藏家所珍。

款识:子勤仿古(底款);东石(壶流款)

镌刻:坡翁嗜茶常手煎,当时茶器今犹传。物因人贵贡天府,得自何人尤贡甫。尤生好事屡作图,笔力简古无嫌麄。石铫之名著海内,一似孟端图竹炉。山窗岁晚天欲雪,苦茗一瓯味清绝。黄梅花下倚短檠,题诗况听松风鸣。戊辰长夏仿尤水村,东坡石铫,壶晋斋题。

玉成窑的创制,或许源于文人情结的随性而为亦或是内心情愫的有感而发,其壶型、刻绘、落款,无一不体现了文人的率性与追古抚今的浪漫主义情怀。对于玉成窑的界定,我们认为,他应是一个非连续性的文人窑口,其烧制时间与烧制地点均具有值得推敲的文人趣味。

从目前传世的公认玉成窑制器来看,其创烧年份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其一为光绪戊寅至光绪己卯(1878-1879年),其二为光绪丁亥至光绪戊子(1887-1888年)。期间相差大约十年。而此件王东石制三叉提梁壶根据纪年款应制作于1868年,恰与玉成窑的第一个创制高峰期相差十年,那么在这个时期会不会也是玉成窑的另一个烧制高峰或者是为戊寅年的烧制作一个铺垫,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此壶摹古而成的形态与百字的铭刻,我们已足以感受玉成文人的风骨,领略晚清文人紫砂的精髓。

淘壶人介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