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中,又名张振中,男,1964年生于江苏省宜兴,2009年正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第五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第二届),实力派陶艺家,紫砂学院派佼佼者。2004年被评为“中国紫砂十二精英”之一,获得“中国紫砂优秀青年陶艺家”“民间工艺美术家”“无锡大工匠”称号,2017年度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 作品以其感性创造在理性紫砂世界中独树一帜,并被誉为学院派传统融合的典范。张正中将传统的文化、技术、艺术与所处的时代需求融于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当代进程,展现出学院派紫砂的独特魅力,多次在海内外大展中获奖,是当代紫砂界中青年辈领军人物之一。
张正中1990年7月毕业于江苏大学美术学院,2014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校外辅导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硕士,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聘客座教授,并被誉为学院派传统融合的典范,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大展中获奖。《人民日报》、《装饰》、台湾《紫砂金砂》、香港《文汇报》等报刊杂志多次报导其作品。
张正中对紫砂艺术作为江南文人文化的典范有着深刻的领悟,他承涵紫砂艺术的中国艺术品格,却又能别开生面,以精雕细琢的匠心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求索精神,致力于紫砂花器全手工工艺的研究,打破一味模仿与复制传统器型的束缚枷锁,熔铸当代艺术的美学精神,探索出一条以当代性、世界性的艺术视野激活中国传统艺术的新路,开创了现代美学与传统工艺相融合的新局面。
张正中先后毕业于江苏大学美术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艺术硕士;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常熟理工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紫砂优秀青年陶艺家”、“中国紫砂十二精英”、“无锡大工匠”。 作品曾多次参加“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展”、“第六届开罗国际陶艺双年展”等国内外展览並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香港茶具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和个人收藏。 多次前往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捷克、埃及、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还有香港、台湾等地区举办个人展览和进行陶艺交流。
张正中从事紫砂艺术创新开发及辅导工作33年,主持参与20余项国内外艺术展、学术活动和6个国家职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策划开展“紫砂麦田”乡村儿童深度助学等5个工艺项目,出版专业书籍7本,创作作品获奖1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作为当代紫砂界中青年辈领军人物之一的张正中老师,将紫砂陶艺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态相互融合,以娴熟的技艺、开放的心胸和敏锐的艺术感觉,借鉴新的艺术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赋予了紫砂作品蓬勃焕然的生命力。
张正中并没有在成功与荣誉前止步,而是更加关注新的艺术思潮,特别注重与不同门类艺术家的跨界探讨。他经常与海内外艺术家交流,开设专业讲座,撰写专业文章,策划紫砂艺术展,积极推广紫砂文化,努力引导当代紫砂走入一条具有文化创造力的艺术发展之路。
好的紫砂作品不仅要有好的材质和工艺,还要有思想,有思想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
1990年,大学毕业的张正中被分配到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作为厂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毅然放弃办公室工作,主动要求下车间,深入生产一线,从基本功学起,打泥条、拍身筒,日复一日,本本分分打下了扎实的技艺基础。 当年紫砂厂的三年学徒期,不仅仅是学技艺,还注重理论学习,厂里每个月都有技术考评、理论考试。张正中是绘画专业出身,他认为自己更适合做偏雕塑类的花器,找准了自身的定位,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仿生象形器的研习上。
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技巧,张正中在仿生器创作上不断精进,通过结合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精神以及紫砂独特技艺,在作品中融入了自身对艺术形式的感悟和追求。他的作品结合功能性、极致工艺及人文思想,充份体现出江南文人感性的传统文化特征,而其特有的“感性创造”在理性的紫砂世界中独树一帜,更被誉为学院派中将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典范。
紫砂因茶而生,由茶而盛,携茶而美。张正中爱茶,对各类茗茶如数家珍,如他所言:“做壶的人一定要学喫茶”,做壶之人学喝茶懂品茶,才能准确感受「器」的功能与美感,才能使壶和茶有机结合。紫砂人当秉持茶人心性,不急不徐、以平常心去创作,充分尊重泥性,才能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张正中从90年代起,每年都会去访友、品茗、搜集老茶,通过认识各种茶叶的特点,进一步了解茶与壶型、泥料的搭配关系,理解古人“一茶一壶”的文化内涵,深化对茶器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认识。
中国文化里的器物精神,需要慢慢体味涵养,才能从手中传达出来。自然的美学意象,安静地隐藏在大千世界之中,而创作,正是将意象幻化成永恒的方式。 张正中将自己对茶叶的理解,融入到紫砂的设计中,彰显紫砂温润、含蓄、内敛的特征,保留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意趣,营造作品上的核心和关注点,让由茶而生的美,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和审美趣味。
紫砂壶艺创新,终究要从尊重传统出发。张正中说:“没有对传统的积累,岂能达到创新的高度?从一开始的标新立异,到现在骨子里的传统,做了这么久,这就是我对紫砂艺术的体会。我对传统的技法掌握有极高的要求,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你的的创作就很难游刃有余的施展,可以说,紫砂没有传统就是无根之木。一个创作者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才会成为有灵魂的作品。”
张正中认为继承传统,不只是临摹传统器型,而是继承传统的工艺精神,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才能理解传统器型背后的创作原理和文化基因。从潜心研究前辈大师的经典遗存到自行创作,他要求自己从写实的技法中跳脱出来,不拘泥于线条或形制,在紫砂中开拓出自己的世界,融入自身独特的哲学理念与思维空间。
张正中始终密切关注现代艺术思潮,把现代陶艺语言有机融合在传统造型中,表现出江南文人“清”、“雅”的传统文化特征,做到了紫砂陶艺古典与现代的糅合,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并在传统紫砂技法的基础上,大胆结合现代陶艺手法,探索出一套独特的紫砂花器创作技法。
张正中不仅开启紫砂花器另外一种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而且会以手把手的传授方式,带徒学艺,传承紫砂技艺,为新紫砂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使传统紫砂拥有新的续用价值,拥有新的生命。在授徒传道时,张正中也鼓励弟子们自行创作,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了解茶器文化的基础上,做具有创新和拓展意义的探索,做出自己的辨识度,力求让大家看到紫砂艺术所拥有的巨大而充满活力的新面貌。
张正中在艺术门类上涉猎广泛,艺术造诣广博而深厚。闲暇时他会在各类材质上练习绘画,每年都会抽时间去景德镇画青花瓷、画釉里红,去龙泉做青瓷,这不仅是对陶艺文化的深度发掘,也是紫砂人与当地陶艺家们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是他创作热忱的个性体现。
在传承和发展紫砂艺术的道路上,张正中是一个兼具沉稳与奔放,风雅与智慧的智者。他熟稔于传统,精绝于工艺,致力于紫砂花器全手工制作和紫砂薄胎工艺的研究,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创作之路。他一直在努力打破传统与当代的边界,基于他所受到的美学理念和现代设计教育,完成了一场艺术、工艺、设计的冶炼和交融,重新定义了属于他的当代紫砂审美。
张正中所创作的作品既承涵传统紫砂的艺术品格,又熔铸了当代艺术的美学精神,接通了个人艺术实践和艺术发展史的关系,以当代性、世界性的艺术视野激活了中国传统紫砂艺术的新路,多次在海内外大展中获奖,作品在拍卖场上深受藏家的欢迎,屡屡高价成交,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大师。
2011年成交价43.7万
2012年成交价57.5万
2013年成交价57.5万
2013年63.25万成交
2014年成交价57.5万
2015年成交价59.8万
2019年成交价51.75万
2019年178.25万成交
2023年172.5万成交
作为紫砂手艺人,张正中大师一直在不断广积博览,放大自身格局,培养艺术创作的审美性、创造性等,勇于拓宽属于他自己的紫砂大道。
张正中在“琢古烁今紫砂陶艺展”发言
张正中传授弟子壶艺
张正中向记者讲解作品
张正中与壶友交流紫砂
张正中讲紫砂工艺文化
张正中大师演示紫砂花器的制作工艺过程
张正中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谈紫砂
张正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永善
张正中与非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因卡
张正中和徒弟们交流壶艺
张正中荣获百鹤金鼎奖
张正中大师在拍打泥片
张正中大师在制作紫砂壶
制壶大师张正中的原创作品,每一件都蕴含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探索,对当代情怀的寄托,和对超然境象的营造,既文雅又寓意深厚,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