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门徐曲介绍标题
宜兴紫砂世家徐曲简介

紫砂世家 徐门传人

徐曲,1981年生于江苏省宜兴。2018年高工,徐门第五代传人,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宜兴十佳青年陶艺家,中青辈的实力派女匠代表。2004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原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作品紫砂陶艺组壶被学校作为院藏作品在校展出。

宜兴徐门传人紫砂名家徐曲制壶

徐曲自小就弄砂玩陶,从2000年起跟随爷爷徐汉棠和父亲徐达明学习与研究紫砂艺术,2005年与丈夫鲍骧一起跟随鲍仲梅大师学习紫砂金银镶嵌制作与纹饰设计。在家庭艺术熏陶和学校创新意识的培养下,正努力追求紫砂艺术的创新和探讨,并朝着继承和发扬家族优秀传统紫砂文化事业的方向努力。作品多次获宜兴紫砂陶艺新人新作一等奖及国家级金银奖。

徐门紫砂徐曲与爷爷徐汉棠和父亲徐达明

家学传承 创新探索

徐曲制壶技艺家族传承,对嘴巴比例、壶身线条把握精准。深入研究紫砂,把学校的美学理念和传统器形融合于作品创作,故其创作作品皆造型端庄大气,又有新意,表现紫砂材质美和线条美,融合徐达明的经典陶木组合以及鲍仲梅装饰纹样设计使作品更有新意。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她勇于扛起传承与弘扬紫砂陶技艺之重担,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发展紫砂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孕育具有自己风采和特色的徐门新时代!

宜兴徐曲紫砂徐门
宜兴紫砂工艺师徐门传人徐曲

徐门第五代传人——徐曲

在宜兴紫砂界有句美誉,叫作“紫砂良工出徐门”。千年陶都,龙窑不息,薪火相传,名家辈出。徐门紫砂,便是这群星闪耀的紫砂史中光芒极为璀璨的一颗。

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到炉火纯青的第三代徐汉棠一派,经历开创融合的第四代徐达明一派,再到如今年轻有为的第五代徐曲一辈——徐门紫砂绵延五代,有口皆碑,在宜兴紫砂近千年的传承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门紫砂世家传承徐汉棠和徐达明

徐门世家 紫砂传承

徐曲的祖父徐汉棠是中国紫砂界最早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的紫砂泰斗,父亲徐达明传承先辈薪火,独创出格古韵新的“陶木”工艺,是在现代紫砂界独树一帜的工艺大师。 徐曲从小在制壶工作室中长大,看着平平无奇的泥料在父辈掌中切割削磨,再浴火重生,成为独具风骨雅韵的灵动造物,这样的转化“魔法”,让她深深着迷、情有独钟。

父亲曾说“做壶练手练到熟时,尤重练心,心熟、手熟其壶神也熟”,她将此牢记在心,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钻研壶艺。功底扎实且天赋灵犀的徐曲很快在制壶工艺上如鱼得水,全神倾心地精雕细琢一把紫砂壶,让她由衷感到惬意和自在。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紫砂名家,徐曲自成一派古雅风格,以独到的现代视角追求紫砂艺术的精研创新,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紫砂文化事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宜兴徐门家族紫砂传承脉系图
徐门紫砂第三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

徐汉棠徐门第三代

徐汉棠,1932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正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 第四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师从顾景舟学艺。 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60年3月随同师父顾景舟一起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深造,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

— 徐汉棠紫砂壶推荐 —

徐门紫砂第四代传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达明

徐达明徐门第四代

徐达明,生于1952年,2008年正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四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的长子。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理事。 设计创新运用多种材质与紫砂相结合,表现紫砂新语言。他创作的“陶木情”、“陶木缘”系列受到全国工艺美术界的好评。他创新理念,拓展了宜兴当代紫砂艺术的想象空间。在连续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和设计创作评比中,徐达明的作品获得金奖、二等奖等,由此吸引了热爱他壶艺的海内外收藏者纷至沓来。

— 徐达明紫砂壶推荐 —

宜兴徐门壶艺第五代传人徐曲

徐曲徐门第五代

徐曲虽然出身名门,但她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并没有走任何捷径,总是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走出自己的路。200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江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其毕业作品紫砂陶艺组壶,还被学校作为院藏作品在校展出。 毕业后,她全情投入紫砂壶的制作与设计中,不仅随公公鲍仲梅大师学习紫砂金银镶嵌制作与纹饰设计,还花了3年时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深造。

在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下,徐曲培养了扎实的全手制壶功底,紫砂创作已初露才华。传承和创新在她手中化为一体,先后创作出了一批颇受业界好评的紫砂精品,并在众多陶艺比赛中斩获殊荣。

高级工艺师徐曲紫砂艺术风格标题
宜兴紫砂名家徐曲艺术探索

中青辈实力派女匠

在陶都的历史长河中,前有杨凤年、冯彩霞等清代名家,后有蒋蓉、汪寅仙等当代大师,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高超的艺术造诣,书写下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而现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女陶艺家们,在紫砂界脱颖而出,徐门紫砂的第五代传承人——徐曲,便是中青辈的实力派女匠代表。

作为徐门紫砂的第五代传人,徐曲的一生,注定不凡。生于1981年的她,已迈入不惑之年,回想儿时跟随爷爷徐汉棠和父亲徐达明弄砂玩陶,恍如昨日,这份对紫砂的情有独钟,也成就了其现今挥洒自如之技艺。

宜兴十佳青年陶艺家徐曲学习紫砂设计制作

学习紫砂设计制作

19岁那一年,徐曲正式开始学习与研究紫砂艺术,自幼受到良好熏陶的她,在徐汉棠、徐达明两位大师的悉心教导之下,驾轻就熟,极具天赋。虽然出身名门,但她并没有因此沾沾自满,而是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走出自己的路。

200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江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之后便全情投入于紫砂壶的制作与设计中。她从传统的名壶“石瓢”入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之自己的理解,创作出众多端庄典雅的紫砂精品。

宜兴徐曲刻苦钻研精进紫砂壶技艺

刻苦钻研 精进技艺

徐曲深知,做壶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扎实的功底,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对自己严加要求的她,从理论到实践,不断积累知识,精进自身技艺。她不仅随公公鲍仲梅大师学习紫砂金银镶嵌制作与纹饰设计,还花了3年时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深造。

通过多年的努力与耕耘,徐曲所创作品,终于在大赛上崭露锋芒,受到业界人士与藏家的认可,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以传统造型器为主的她,亦十分注重作品的创新性,她希望将现代元素植入紫砂,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并热爱紫砂艺术。

对于她而言,一件好的紫砂作品,不仅要有工艺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具备完善的创作理念、思维方式和设计意识,才能使之一气呵成,达以更高的境界。她常常为了制作一把壶,绞尽脑汁,不断尝试新的构思,极力做到尽善尽美。

紫砂实力派徐曲的紫砂艺术之路

立足当代 开创未来

徐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能将传统的制壶及装饰手法,与现代艺术审美良好结合,诠释既蕴含本土文化,又具有时代性的紫砂作品。出自她之手的茗壶,造型精妙,布局得当,工艺精湛,简而不凡,给人以视觉之享。

作为宜兴紫砂青年一代的代表,徐曲曾说:“我们要接过传统,立足当代,开创未来!”而她也真的做到了,开创了在这一时代属于自己的特色及风采,未来,她也将朝着继承和发扬徐门紫砂文化精髓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宜兴徐曲紫砂获奖荣誉标题
徐门紫砂徐曲从艺经历和获奖荣誉

徐曲,1981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五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高级乡村振兴师。宜兴市第十七、十八届人大代表,宜兴陶协女陶艺家分会秘书长,丁蜀镇徐汉棠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第二届陶都宜兴十佳青年陶艺家。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本科毕业。自小弄砂玩陶,爷爷徐汉棠、父亲徐达明、公公鲍仲梅大师悉心指导,在家庭艺术熏陶和学校创新意识的培养下,正努力追求紫砂艺术的创新和探索,作品多次获国家级金银奖。

在徐曲看来,紫砂壶手工作者不仅要有天赋,还要勤奋,更要有修养,需从各方面去吸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手心相通,作品就容易打动人,这才是艺术本来的样子。”

徐门传人徐曲2010年被共青团宜兴市委员会评为2010年宜兴市优秀青年 高级工艺美术师徐曲2011年被共青团宜兴市委员会评为陶都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 徐曲2013年荣获共青团宜兴市委员会评定陶都宜兴十佳青年陶艺家称号 徐门传人徐曲2014年3月由宜兴妇女联合会评定荣获宜兴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紫砂名家徐曲2017年担任第十七届宜兴市人大代表 徐曲2019年起担任宜兴陶协女陶艺家分会秘书长 徐曲2005年与丈夫鲍骧共同设计的结组壶在第二届宜兴陶艺新人新作展中获得一等奖 高级工艺美术师徐曲2006年4月作品紫砂组壶《结》荣获2006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吴地风韵展览金奖 宜兴徐曲2007年与丈夫鲍骧合作的《天蓬组壶》获得第三届宜兴陶艺新人新作展一等奖 徐曲2008年1月作品《天蓬组壶》在无锡市青年优秀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获银奖 徐门传人徐曲2008年10月与丈夫鲍骧合作的《行》组壶获得2008陶艺创新作品展一等奖 徐曲2010年《飞把壶》分别在2010中韩陶瓷文化交流&陶艺共感—韩国陶瓷和中国宜兴紫砂壶北京展活动评比中获金奖 徐门紫砂徐曲2010年与丈夫鲍骧合作的作品《天蓬组壶》获2010江苏省陶瓷艺术创新作品一等奖 徐曲2011年11月《飞把套壶》在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第二届陶艺创新作品展评及陶艺论文评比中荣获金奖 徐门传人徐曲2012年4月作品《圆舞曲组壶》在2012年陶艺作品创新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紫砂壶名家徐曲2012年5月作品《圆舞曲组壶》在2012创新盛典中国创新设计评选中获创意奖 徐门传人徐曲2014年作品飞把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长久收藏 徐曲2015年作品凤韵升辉组壶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获银奖 徐曲2017年3月策划徐达明逝世一周年纪念展匠心独运 达者永恒 徐曲2017年与丈夫鲍骧合作的陶木系列—明韵对壶荣获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 徐门传人徐曲2017年12月作品《半盂炉》《桥耳炉》《冲耳炉》被宜兴陶瓷博物馆长久收藏 宜兴徐门壶艺徐曲2018年8月作品明韵陶木对壶荣获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 徐曲2019年10月作品《金英陶香壶》获得首届世界壶艺大赛优秀奖 徐曲2020年12月《金英陶香壶》荣获“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金奖
徐门传人紫砂壶名家徐曲风采标题

徐曲,宜兴徐门紫砂世家第五代传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本科毕业。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紫砂名家,朝着继承和发扬家族优秀传统紫砂文化事业的方向努力。

紫砂名家徐曲和爷爷徐汉棠、父亲徐达明合影 爷爷徐汉棠传授徐曲壶艺 徐门紫砂徐曲老师在构思设计壶型 国大师徐汉棠传授徐曲、鲍骧壶艺 徐曲老师参加南京大学一带一路与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论坛 紫砂壶名家徐曲和徐达明在新西兰奥克兰陶器中心同国际友人合影 宜兴紫砂壶名家徐曲老师参加慈善公益活动 徐门传人徐曲出席徐汉棠奖助学金颁发仪式活动
宜兴徐曲紫砂壶作品标题

徐曲,国大师徐汉棠孙女、徐达明女儿,在家庭紫砂艺术熏陶和学校创新意识的培养下,正努力追求紫砂艺术的创新和探讨,徐曲自成一派古雅风格,以独到的现代视角追求紫砂艺术的精研创新,所制作品多次获奖。

徐曲制明敦紫砂壶获奖标签2018年海澜杯青年陶艺家创新作品大赛银奖

明敦壶(红泥纹饰) 查看详情

壶体浑圆似鼓,高底高颈均装饰玉带线

上下呼应,直流坚挺,耳把端握舒适

盖面上装饰红泥卷云纹,纹饰素雅

配色典雅,寓意吉祥高雅,不可多的的佳作

平盖石瓢壶(徐汉棠监制·鲍仲梅书刻)
原矿自拼绿泥 230CC
查看详情
观古·曲直
原矿紫泥铺砂 190CC
查看详情
清风卷云提梁壶
原矿紫黑泥 400CC
查看详情
云扁提梁壶(徐汉棠监制·鲍仲梅书刻)
原矿紫泥 170CC
查看详情
石瓢壶(徐汉棠监制鲍仲梅书刻)
原矿紫泥 370CC
查看详情
汉棠石瓢(徐汉棠书·鲍仲梅铭)
原矿紫泥 360CC
查看详情
全手观云
原矿紫泥 160CC
查看详情
汉棠石瓢壶(徐汉棠监制·鲍仲梅书刻)
原矿自拼紫泥 330CC
查看详情
汉铎壶(汉棠监制·鲍仲梅刻)
原矿紫泥 250CC
查看详情
玉瑱
原矿紫泥 180CC
查看详情
云顶
原矿紫泥(自拼) 420CC
查看详情
庆云壶
原矿蟹壳青泥 350CC
查看详情
星汉霞蔚壶
原矿粗砂紫泥 440CC
查看详情
小石瓢(鲍仲梅书铭)
原矿紫泥 200CC
查看详情
平盖石瓢(鲍仲梅书铭)
原矿紫泥 220CC
查看详情
双圈三足壶(徐汉棠监制·鲍仲梅书刻)
原矿段泥 530CC
查看详情
井栏壶(徐汉棠监制·鲍仲梅书刻)
原矿粗砂紫泥 270CC
查看详情
明敦(红泥纹饰)
原矿紫泥 460CC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