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紫砂壶介绍标题

“文人壶”追求诗、书、画、印的结合,通过在紫砂壶表面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满足自赏的需求,经过这些文人之手的紫砂壶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的艺术佳品。

最早有文人参与的事例是苏东坡,他设计的“东坡提梁”已经传颂至今,而后其像徐友泉、时大彬等人也极有可能对文人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后来陈曼生与杨彭年的出现又将文人紫砂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陈曼生一生酷爱紫砂,他所设计的壶多受文人雅士的喜欢,世称“曼生壶”。并开创了书画装饰于壶上,自此“诗、书、画、印”集于一体的风格内涵完美融于紫砂壶,使紫砂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名师做壶,名家书刻,以此紫砂壶史上留下“ 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经典名言。

近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与吴湖帆、唐云、江寒汀等文人墨客交往甚密,经常切磋书画陶艺。令后人叹为观止,被紫砂界传为佳话。

宜兴文人紫砂壶标题

文人的参与,提高了紫砂艺术的身价,历来紫砂壶对社会有影响,吸引了不少文人,已步入高层次文化人收藏、欣赏的殿堂,它不仅保值、增值并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包含了紫砂壶艺的文化、文物的价值,名人佳作不仅价埒金玉,而且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

宜兴文人紫砂壶拍卖行情
宜兴文人紫砂壶标题

到了近现代,紫砂与文人更是结下了深厚的情意,他们或定制紫砂壶,或亲自参与设计,进而编撰壶铭,更有直接上手,在壶胚上亲自施刀,琢刻铭文或刻画山水、人物。可以说,文人将东方的哲学观念、美学思想带进了紫砂艺术创作领域,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文人又将经精心构思的铭文刻於壶上,使铭文内容与壶身造型之间如同天作地合,揉合一体。

文人参与紫砂创作量少甚至是孤品,在市场流通量更少,紫砂拍卖场也鲜见文人壶踪影,所以高端的文人壶能拍得高价。

经过这些文人之手的紫砂壶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的艺术佳品。

名书画家和制壶名家合作,创作的紫砂壶艺术价值高,是可以传世的,有些收藏级好壶可能是孤品,可遇而不可求,其价格容易水涨船高。

淘壶人紫砂艺术馆标题
淘壶人紫砂艺术馆介绍

“紫砂恒久远,世代永流传”,淘壶人紫砂艺术馆珍藏诸多紫砂大师的传世名作,其中不乏书画名家参与创作的经典作品,淘壶人现将制壶名家和书画大家合作的文人壶孤品同各位壶友分享,一壶书画,一种文化,一段故事,一份传承,我们一起感受诗书画与紫砂艺术的魅力,赏壶结缘。

陈曼生作品《曼生扁石》
瞿子冶作品《石鼎》
李宝珍《传炉(民国·谈洪泉铭)》
周桂珍《环龙三足(谭泉海书铭)》
何燕萍《润泽壶(木石刻绘)》
庄玉林《六方玉壁(毛国强铭)》
张红华《全手云肩园(毛国强铭)》
张红华《凤鸣壶(与韩美林合制)》
张红华《大玉笠(冯其庸铭)》
王惠中《全手合欢(厉上清铭)》
张红华制《玉笠》(李可染书画)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薰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苏徐州人。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李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形成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

国画大师李可染
国画大师李可染作品拍卖行情
刘建平制《平安壶》(黄苗子书画)

刘建平,男,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技艺,曾先后在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作品简朴大度,内涵丰富,品位高雅,被誉为品位高、壶中强人得奖大王。

书画家黄苗子

黄苗子(1913年~2012年),广东中山人。当代知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华中学,8岁师从邓尔雅先生学书法。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曾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黄苗子曾在中国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台北、香港等地举行展览,并曾在日本东京、大阪,韩国汉城、泉州,德国科隆以及伦敦、纽约等地展出。其作品曾被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方美术博物馆等公私藏家收藏。

书画家黄苗子作品拍卖行情
蒋小彦制《牛盖圆珠》(唐云书画)

蒋小彦,又名蒋彦,2010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1955年生于江苏宜兴,1972年进厂,先后跟随七大老艺人之王寅春老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习传统造型艺术。作品风格简洁、质朴,古风俨然,崇尚展现陶的朴素、率真的本质,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级评比奖项,深受海内外壶艺爱好者青睐,并被众多博物馆收藏。

书画家唐云

唐云(1910.8—1993.10)笔名药翁、大石、大石翁、侠尘,浙江杭州人。擅长中国画、文物鉴定。历任新华艺专、上海美专国画系教授,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其花鸟画作品以清新俊逸享誉海上。唐云亦善书,作品用笔如刀,金石灿烂,妙趣横生,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唐云先生对紫砂壶、砚台、竹刻、印章、木版画籍等均乐之不疲,一一涉猎,其中尤以收藏的八把曼生壶著称于世。其性格豪爽,志趣高远,艺术造诣颇高,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

书画家唐云作品拍卖行情
范永良制《狮球壶》(谢稚柳书画)

范永良,男,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2011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紫砂行业协会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创始人之一,善制花器。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壶艺泰斗著名壶艺宗师蒋蓉学艺,深受师傅的艺德、艺品的渲染和影响,深得师傅真传,技艺功底扎实,作品以花器为主,讲究形、神、气的表现,重视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结合,是传统类花器的代表人物。

谢稚柳(1910年—1997年6月1日),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谢稚柳出身于书香世家,师从江南名士钱名山学习诗文书法。与张大千、徐悲鸿、黄君璧、沈尹默、潘伯鹰等书画名人交往甚密,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后,谢稚柳、徐邦达和启功三人齐名,时人多以“艺术鉴定”目谢,以“学术鉴定”目启,以“技术鉴定”目徐。

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

画家书画鉴定家谢稚柳
画家谢稚柳作品拍卖行情
曹婉芬制《掇意》(范建军铭)

曹婉芬,女,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善制花器,作品秀丽大度,文气飘逸是她的艺术追求。

紫砂名家曹婉芬
紫砂名家范建军

范建军,字一明、奕明,1962年生于江苏宜兴,2009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79年受教于著名陶刻名家谈尧坤老师。198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国大师鲍志强系统学习书画及紫砂陶雕刻技艺,长期受到老师的严格教诲及认真指导,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逐渐形成自己的雕刻风格,所刻作品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并形成紫砂“微刻”装饰的独特风格。

1982年进入无锡轻工业学院设计系进修,主修陶瓷造型设计及装饰。1988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职大学装潢美术系,回厂后随母亲曹婉芬学习制壶技艺及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其设计的作品题材丰富,装饰手法多样,既有传统造型,更多富有创意,融古人诗意的作品,并屡次获各类奖项。

文人壶
淘壶人客服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