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龙,1967年出生于浙江省龙泉市“瓷仙故里”大梅村,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哥窑烧制技艺”传承人,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龙泉云龙哥窑研究所所长,宋哥窑烧制技艺恢复和传承极具代表性人物。
作为哥窑世家第四代传人,王运龙以传承古官瓷审美文化为初心,所制哥窑具有宋韵极致之美,紫口铁足、金丝铁线、外柔内刚,不仅形态优美,且内蕴十足,颇具生命力。其作品获奖无数,取得多项原创专利,先后被海内外博物馆、文化机构等收藏,还以“国家名片”的荣誉入编中国邮册珍藏版纪念册,深受藏家追捧。
王运龙大师的哥窑作品先后被中国陶艺大典分典常务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协会会长、浙江省书法协会副主席、阿联酋驻华大使、国际古遗迹理事会印度分会副主席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芬兰共和国驻华大使等行家和名家收藏。王运龙的作品还被浙江省博物馆、龙泉市青瓷博物馆、庆元县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市政府、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各私人博物馆收藏。
哥窑作品以“国家名片”的荣誉入编中国邮册珍藏版纪念册;两件哥窑作品“仿哥釉菱花口三足鬲式炉”、“仿哥釉双耳三足鬲式炉”被选入世界首次哥窑展“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展览;2011年烧制的一件“哥窑贯耳瓶”获“中国文物最高荣誉奖”。
宋代崇文抑武,“与士大夫共天下”,对文人最为包容,文臣如对皇帝的政策有疑惑,可以直言进谏,甚至与皇帝据理力争。巅峰时期,文官权利涵盖整个国家。宋代的审美不像唐代那样的豪迈、狂放,以健硕为美,而更偏向于文人的内敛、神采,注重内有金铁般刚毅尊贵的风骨,崇尚文人的品质体现,应在内不在外,重风骨。在审美中多以瘦、薄、骨感、线条呈现。
在北宋末,大窑黑胎青瓷已经出现。南宋初期,有章氏兄弟烧制技艺超群,其中哥哥章生一烧制的黑胎瓷器哥窑尤为精品,釉色有天青、月白、青白、乳浊灰白,以天青、月白为上,成器即被官家收藏。现在此类大多归类为皇家或者博物馆的官窑品类里面。在叶坞底、岙底、山连窑、杉树连、溪口、小梅窑、大梅、石隆等地,亦出现二十多处黑胎青瓷烧制点。
宋代人在黑胎青瓷中展示的骨金属感、瘦薄感、线条感。胎薄的神韵,似一位颀长清癯潇洒脱俗的文士。釉色润莹,如玉般君子,月白酥光,似蕴含着饱满的情感。用金和铁来命名,其本身就内涵着挺拔和金属质感。坚毅有力的开片,蕴含着文人内在的锋芒。线条当以有力挺拔为上,与紫口铁足相辉映。薄胎、酥光、紫口、铁足、金丝、铁线,是宋哥窑高审美及精湛技艺的臻品,为宫中专用,宋代民间难见。
哥窑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定、钧窑齐名,是为宋代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哥窑瓷器,约计仅300件左右。
很多人醉心于哥窑之美,困惑于哥窑之谜,却很少有人了解哥窑烧制之难。哥窑烧制之难,可以引用王安石的一句诗“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品味,却能平淡中见奇绝;看似不费力,却是经过千锤百炼艰辛创作的结果。
虽然从宋代至清代,历代都有仿烧哥窑,传世品不乏其数,但均与宋哥窑器大不相同,宋代哥窑烧制技艺已失传800年。王运龙成功恢复宋代哥窑烧制技艺,却带着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自于龙泉青瓷古窑区山水的养育,来自于他对古代哥窑器的痴迷与缘分,更是来自于,这片土地上世代制瓷人基因和血液里的传承。
王运龙生于龙泉青瓷发源地“瓷仙故里”大梅村,祖辈制瓷为业。大梅村是宋代哥窑、弟窑制瓷先祖章生一和章生二最早落脚和开始制瓷的地方。王运龙自小在古窑区长大,那时,窑区的山野间随处可见青瓷碎片,旧匣残钵。
王运龙自小对这些古瓷片非常喜爱,放牛砍柴间捡到精美的瓷片是他最快乐的事情。休息时总会掏出刚捡到的瓷片仔细研究起来,其中,对那些开着特殊片纹的哥窑瓷片更是深深着迷。或许,正是这种天然的熟悉感和对古瓷的热爱,才是王运龙成功恢复哥窑烧制技艺的最大因素。
大梅村世代一直流传着的“瓷仙始祖”章家和章氏兄弟哥窑、弟窑的故事,供奉祭拜至今。加上各种历史文献对哥窑记载,很明确,哥窑就是在龙泉大窑地区。为了证明哥窑就在家乡龙泉,王运龙慢慢萌发了研究和烧制哥窑的想法。有了倾尽毕生之力,恢复和传承先祖烧制哥窑技艺的梦想和使命感。
当时的王运龙已事业有成,为了更好的研究和烧制哥窑,他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一个人重新搬回到大梅村,在老家建起了一座青瓷作坊,研究金丝铁线哥瓷烧制技艺。
王运龙有一些龙泉青瓷弟窑的烧制经验,但是哥窑是由铁胎烧制而成,从筛选胎泥到釉的配方,均比弟窑的工艺复杂、精细,其制作瓷器,拉坯、镶拼到烧制出窑,其精密度比弟窑更为讲究,其釉面到开片纹理也是弟窑无法相比的。
因为王运龙也是一位收藏家,见过和收藏过很多古代瓷器。他非常明确要追求什么样的器型、胎色、釉面效果,他要做最难的:恢复和烧制真正的铁胎和月白釉哥窑。
最初回到村里,王运龙为了方便研究和烧制,在老屋附近建了一个柴窑,一个气窑和一个电窑。从窑区附近寻来胎土和釉土研究配方。在没有任何人传授指点,不懂任何化学知识的情况下,凭着自己多年研究和收藏哥窑的经验,根据古瓷片标本特征,不断地试验,不断地烧制,不断地改良和调整配方。
王运龙家乡一带山水有着天然的哥窑铁胎烧制所需的瓷土—紫金土。他从小在窑区长大,对家乡的水土很熟悉,什么样的山脉有什么样的土,什么样的植被周边会形成什么特色的土,都非常了解。他经常都是亲自上山采土,磨制,调配。至于釉土的配置,在窑址釉料坑,里面的釉土特别细,凝固在坑底非常硬。研制釉土的时候,找到了釉料坑里的釉土层,用提炼出来的釉料结合他的铁胎配方,烧制过一个非常接近古代哥窑特征的哥窑瓷器。
于是王运龙以寻得的釉土为标本,一点一点地改进釉料配方,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血,最终釉料得以配制成功。
王运龙最多的时候一年烧制80多窑,三个窑轮流烧,早上这窑放进去,晚上那窑出出来,从中获得很多烧制经验。而出窑是最折磨人的时候,不是因为配方不对胎釉不能完美结合,就是器型坍塌、炸裂,或者釉面达不到效果。
王运龙大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了非常多的试验,终于在2008年12月成功的烧制出了具备“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特征的月白釉哥窑瓷器。2010年,业内认可王运龙已恢复宋代哥窑烧制技艺。
2012年4月香港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教授慕名走进王运龙当时在龙泉的青瓷文化会社时,被眼前的哥窑瓷器惊呆了,郑教授感慨不已,称王运龙的哥窑作品已经可以和古代哥窑传世作品相媲美。
王运龙的作品多次被海关误认为“古董”被扣押,要出具各种证明才得以放行。
2010年曾有专业报道称“王运龙用了8年的时间,唤醒了沉睡800多年的哥窑烧制技艺”。2013年9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考古实验室对王运龙的哥窑作品,取瓷胎4个点,釉面4个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为:“本器物瓷釉的分析数据表明没有人为添加的现代化学成分;本器物的瓷胎和瓷釉的分析数据满足南方宋代瓷器特点…”
2010年10月18日—22日,“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景德镇召开,美国收藏界泰斗、美国陶艺奠基人杰姆雷德和十几位友人,被几件哥窑器吸引,当得知这些哥窑器都是王运龙自己烧制的,所有人都惊叹不已,杰姆里德跟王运龙约好将去王运龙的瓷坊“拜访学习”。
陶瓷博览会结束后,杰姆雷德携六个国家的收藏专家,亲赴龙泉,专为王运龙的哥窑作品举办了一场“哥窑研讨会”,并称王运龙的哥窑作品“做工非常精细,可与古瓷相媲美!”
为了对“五大名窑”瓷器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所自2010年至2015年先后举办了官窑、定窑、钧窑、汝窑瓷器特展,2017年又推出此系列展的最后一个“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
2017年王运龙大师应邀参加故宫哥窑研讨会,两件哥窑作品“仿哥釉菱花口三足鬲式炉”、“仿哥釉双耳三足鬲式炉”被选入“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展出。这是南宋五大名窑最后一展,也是世界首次哥窑展。
非遗哥窑传承人王运龙的作品”哥窑魁式炉”、"哥窑天青釉渣斗"、"哥窑旋纹瓶"、"哥窑九经瓶"、"哥窑花弧"以“国家名片”的荣誉被中国邮政“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纪念活动”收入纪念珍藏邮册,并制成个性化邮票、电话卡、明信片,在全球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