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生,1974年出生于宜兴,2021年高工,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南大学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导师,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金奖得主,第五届“优秀青年陶艺家”。1992年毕业于全国重点丁蜀职高工美专业,2017年结业于清华大学人文陶瓷高级研修班。师从省工艺美术大师施小马、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永成学习紫砂基本制壶技法。
1998年创建自己工作室,从紫砂传统入手,刻苦专研紫砂成型技法,所制作品以光素器见长,功力扎实,作品深得藏家喜爱。2001年至2015年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达明先生。
2014年《惟和壶》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获金奖,2015年原创的《慎思壶》在首届景舟杯全手工制壶大赛中荣获金奖,并多次在手工大赛和各种展位评比中获得很好的成绩。其紫砂艺术取得的成就,日益引起着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改革报》《新华日报》《新民晚报》《宜兴日报》等多家报刊媒体对其艺术给予了多角度的报道。
然而令人万分惋惜的是,在王旭生崭露头角后的2016年,师父徐达明大师英年早逝。为了把师父的“陶木”作品传承下去,王旭生一头扎进了“陶木”作品的设计创作之中。他知道,做好“陶木”作品,把“陶木”系列传承下去,就是对师父最好的纪念。
近年来王旭生跟随在徐汉棠身边,深得徐汉棠大师言传身教。王旭生对紫砂艺术的执著、悟性、进取精神,深得汉棠大师的嘉许认可,2019年金秋,汉棠大师以耄耋之年亲笔书写下一册《授徒贴》,王旭生正式成为徐汉棠大师入室弟子。
在两代国大师的精心栽培下,使他更深刻地领悟到了汉棠大师的紫砂艺术精髓,从而使其在继承达明先生开创的陶木紫砂艺术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地在自己的创作中,将这一紫砂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1990年,原本可以读高中、继而上大学的王旭生,因为喜欢紫砂,毅然进入丁蜀职业高级中学攻读工艺美术专业,为自己从事紫砂艺术打基础。一切顺理成章。1992年,王旭生步入宜兴昌海手工艺仿古陶有限公司,跟随制壶名家胡永成、施小马学习制壶技艺,并于2001年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达明为师。
徐达明给予他的不光是做壶技巧上的指导,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回忆起师父的一言一语,王旭生忍不住潸然泪下。师父说,对于做壶,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做一把壶,而是如何去做好这一把壶。壶就等于一个人的精神,要把壶的精气神做出来,要让茶壶能说话。看壶就像看写字一样,看壶就知道做壶人的为人人品。不要跟着市场走,要有真本事才能走长远。徐达明的话犹如暮鼓晨钟,声声敲击在王旭生的心里。师父是这样教的,王旭生也是这样做的。
王旭生说,他将延续徐达明老师生前给他定的方向,传承师傅的传统,更努力、更严格地要求自己,秉持工匠精神。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把事情做好且做到极致。那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气质。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他会保持一年一定的做壶数量,不受市场、商品化的影响,遵从内心,专注于把正在制作的紫砂作品做得尽善尽美,做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陶艺人。
在王旭生崭露头角后的2016年,师父徐达明大师英年早逝,这对徐汉棠大师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王旭生把师公的哀切看在眼里,师父的嘱托记在心里。为了把师父的“陶木”作品传承下去,王旭生一头扎进了“陶木”作品的设计创作之中。他知道,自己要做好“陶木”作品,把“陶木”系列传承并发扬光大。
徐汉棠大师得知王旭生要传承儿子徐达明的“陶木”作品,对王旭生给予了许多指点,而虚扁壶、石瓢壶、德钟壶等经典,也在王旭生手里散发出紫砂艺术的魅力。
2019年金秋,汉棠大师以耄耋之年亲笔书写下一册《授徒贴》,以爱才、惜才的文字写道:“王旭生、张亚萍夫妇,天资聪明,刻苦好学,品正谦逊,为人厚道,实乃有情、有义、有才之好苗可造也。为传承紫砂技艺,弘扬和光大紫砂文化,今收其二人为吾正式入室弟子。”钟爱之心跃然纸。
紫砂与木艺,两种工艺的结合,从设计到成品都是全手工完成的。从吸收各门类知识,到泥料的选择,手工成型,创作工具,到使用工具,对木的选择,画图设计,锯料、削、刨、磨等,每一道工序都赋予了作品生命,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个性。
创制“陶木”作品,既要能够对传统工艺精准掌握,又要能够合理搭配陶与木的主次关系,并考虑茶具的使用功能。带着一片深深的情,王旭生成功创作出了“陶木系列·颂”、“陶木系列·祥”、“陶木·睿智组合”、“缘木提梁”等作品。这些作品其格调清新悦目,既具有紫砂陶特有的雄浑、大气、古朴,又具有远古传统文化的雄气与江南细工融合的完美。
“虚扁壶”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从围身筒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一下一下地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王旭生摹古的虚扁壶,张弛有度,扁而不塌,力蕴于内,气度洒脱,制壶功力深浅于此可见分晓。“虚扁王”将成一代经典。
王旭生的作品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深得壶友藏家的喜爱,在拍卖会也屡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