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初冬的宜兴乡村,充满了一种温暖的气息:村里展板上陈列着好婆婆、好媳妇的照片,村情馆墙上镌刻着长寿老人的名字,信息栏里张贴着村里的善行义举榜,舞台上演着村民自编自演的文娱节目……“文明乡风沐农家——家园守护行动”让美丽的宜兴乡村充满了温馨的乡情。
宜兴市委书记王中苏说:“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兴,我们最关注、最花功夫的是如何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宜兴以文化滋润乡村生活,打造‘一村一文化’,让富起来、美起来的乡村,变成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高地。”
文化,把逃荒村变成全国文明村
张渚镇善卷村山环水绕,美得像一幅水墨画。记者去采访时,正好碰到蒋琳带着2岁半的儿子在村里一边散步,一边讲着村子的典故:很久很久以前,舜要将天下传位给一个叫善卷的人,善卷的品德高尚,隐居在村边的善卷洞里……
村党总支书记李为清告诉记者,善卷村是一个“逃荒村”,解放初1000多口人居然有56个姓,今年2月,善卷村却评上了全国文明村。一盘散沙的“逃荒村”为何能实现全国文明村的蜕变?李为清说:“历史和文化最能让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了这种情感,大家就会珍爱村庄,家庭和邻里关系就会更和睦。江苏省献血最多的献血大王万汉强就是我们村的,村里十几位老板共同出资300万元关爱村里的老年人,被评上好婆婆好媳妇的我都数不清,善卷村温暖得就像一个大家庭。”
在宜兴,每个村庄都在发掘村史,并且归纳成一句宣传语。儒芳村是苏东坡曾居住、吴冠中曾作画的地方,它的宣传语是“千年儒风芳菲,一卷画里乡愁”;龙池村有古刹澄光寺,有日出奇景,宣传语是“澄光普照,龙池晓云”;三里村据传位于梁祝相送路上,宣传语是“相送十八里,三里到茶亭”……
茗岭村的宣传语是“红色记忆,长寿之村”,村党总支书记徐平告诉记者,抗战时新四军、游击队在此活动,被誉为苏南“小莫斯科”,村里建起红色文化展示馆,近两年接待3万多人。这个6500多人的村庄,90岁以上的老人有65位。97岁的何盘金老人现在还常到河边洗衣,她对记者说:“我的长寿秘诀就是开心,大家对我这么好,我怎么会不开心?”
宜兴的农村多宜居?“逆城市化”现象很说明问题:在其他地方农村加剧空心化的时候,2014年宜兴有7400人把户口从市区迁到乡村,今年这个数字还在扩大。
麦田里,挺立起乡村大舞台
徐舍镇美栖村90%的村民姓宗,党总支书记宗华东自豪地说,他们都是宋代名将宗泽的后人。
走在村里,路边的房子上不但画了风俗画,还画了3D效果的长颈鹿、鲨鱼和小黄人;一辆报废的农用车,被涂得五颜六色,摆上吊兰、铁树、绿萝和水竹,变成微缩花园。村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青砖白墙的大戏台。戏台的后台,就是一望无际的滚滚麦浪。
这个戏台,是美栖村锡剧社的主场。剧社是村民们自发组建的,共有演员30多人,音响、灯光、字幕、布置、道具样样齐全,团长宗富林得意地说:“我们有250套服装,能唱《秦香莲》《珍珠塔》《玉蜻蜓》《寻儿记》等七八出大戏,连市剧团都来找我们借服装。”
每隔十天半月,剧社就在戏台上演出,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时不时剧社还会外出巡演。宗富林的妻子蒋金孜演老旦,提起演戏浑身是劲,她对记者说:“剧社每天排练2小时,我们是乡亲们眼里的明星。”
美栖村的大戏台只是宜兴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除了现代的歌舞外,盾牌舞、十番锣鼓、猴棍等30多种传统艺术项目得以发掘和传承,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其中徐舍镇的青狮舞曾赴日本演出,张渚镇的“男欢女嬉”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宜兴文明办副主任黄波告诉记者:“宜兴每个村都有一个文艺团队,都可以搞一台‘村晚’,优秀团队还可以获得每年1万-5万元的补贴。以前我们‘送文化’‘种文化’,现在文化真的从田野里自己‘长’出来了。”
美丽乡村,最美的是这些“好人”
当了23年西渚镇白塔村的“当家人”,让经济薄弱村转型成文化旅游村,基层共产党员欧阳华今年10月当选“江苏最美人物之双创之星”。
白塔村走出过星云大师,也是中国革命电影和革命戏剧奠基人于伶的家乡,还有宋代古窑址等历史文化遗迹,借助这些资源,白塔村被建设成一个文化大公园。还建起了农业休闲园、农林生态园,建成南天竹、特色瓜果、波尔山羊等农业示范基地。如今的白塔村,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年销售农产品上亿元,为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2岁的陈益民曾因一场大病一贫如洗,后来跟着欧阳书记搞种植渐渐脱贫,如今搞起了民宿“牵稼园一号”,年收入30万元,“我有现在的生活,多亏了欧阳书记!”老人感激地说。
欧亚华都环保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姜达敖在25年间,把自己的全部收入加上妻子的资助和儿女的孝敬,捐助总额达500万元,受助者超过3000人,慈善足迹走遍10多个省份。家住高塍镇胥井村的陈方大是姜达敖所在企业的电工班班长,受姜达敖影响,他多年来为村里人检修电路、维修家电。2012年起,陈方大购买了电影放映机,把自家的场院当成露天电影院。每天傍晚6点,他备好开水,摆好椅凳,准时打开放映机。为了方便老人们进出,他还浇了一段水泥路连通村公路和家门口。
在宜兴,各级“好人”,是美丽乡村中最美的风景。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晓红说:“实现基本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强了村庄筋骨,而文明乡风建设则是村庄的精气神,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精神引领,也是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的传扬。”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