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在壶中,淡然于世--记紫砂艺人吴敏

2015-04-27

吴敏说:“壶艺演变五百多年来,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传承,才使得紫砂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代代出新。”

史料记载,从明代至康熙年间,制壶多用于手工捏作,到雍正、乾隆年间出现模制产品,而进入嘉庆、道光,又重倡古法,盛行捏作。资深专家评论道,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工业为进步,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名家之壶以捏造见长,其核心价值在于独特和创新。

心在壶中,淡然于世--记紫砂艺人吴敏

一把薄如蝉翼,触若肌肤的名壶在收藏家眼中就是一个绝妙的故事、一曲婉转的天籁、一个让心灵静谧的所在。

现在,吴敏在中国陶都陶瓷城有工作室,还带有不少学徒。在工作室的一角,放着三箱吴敏从不示人的紫砂壶,都是烧制中出现微小瑕疵的作品,有的在常人看来已是正品,但吴敏说:“不满意的东西决不能出手,更不能进入市场,这是自我约束,也是艺术标准。”

心在壶中,淡然于世--记紫砂艺人吴敏

紫砂壶的装饰有贴花、绘画、雕刻,还有雕漆、包锡、抛光包铜、金银丝镶嵌等,而紫砂陶的成型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技艺日臻精美,一件紫砂壶的成功,要经过几十道复杂的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认真再认真,勤思再勤思,否则不可能出现让人为之赞叹的作品。”他说。

心在壶中,淡然于世--记紫砂艺人吴敏

在郑州国香茶城,集中了全国紫砂名家的数千件珍品,而吴敏算是这里的“明星”,他每次的到来都会让这里的壶友兴奋一次。赏壶,品壶,藏壶,每个收藏者都领略了内心的丰富,精神的愉悦。让吴敏尤为高兴的是80后也加入到紫砂壶收藏的队伍中来了,他们对小小茶壶情有独钟,汲取文化知识的营养。

心在壶中,淡然于世--记紫砂艺人吴敏

每每谈到未来的梦想,吴敏总是谦和一笑,目光转向手中的紫砂壶,仿佛托着的不是一把壶,而是一个紫砂人的全部寄托和梦想。他说:“心在壶中,平和敞亮,淡定于世,外圆内蕴,多制好壶是我唯一的愿望!”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the end
相关阅读
5月11日,“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展”盛大开幕!
顾绍培、范伟群入列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花器实力派方霏霏,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三等奖!
紫砂大师徐汉棠捐赠毕生珍品,355件作品估值超亿元
顾绍培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名人颁证典礼召开
关于对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艺术名人评选结果的公示
祖传紫砂壶,专家震惊:比顾景舟的壶还贵!
紫砂热点 | 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公示
感恩时代,艺以弘德——22位国大师齐聚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