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高:18cm,口径:8.4cm,底径:14cm
陈鸣远款紫砂壶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是清朝初期的紫砂壶大师,继时大彬之后的又一代宗师,出生于紫砂壶世家,祖籍江苏宜兴。其作品极具文化和艺术价值,被紫砂壶界视为经典。“工制壶杯瓶盒,构思之脱俗,设色之巧妙,制作技艺之娴熟,大大超越前人。”
陈鸣远是陈子畦之子,子畦以擅作虫蛀残叶见称,其所做的南瓜壶兼具筋纹与自然的特色。陈鸣远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
他的壶艺,继承了明人的古拙高雅的造型特点,并不逊色于时大彬;同时又发展了自然写实风格,在紫砂发展史上,他以技术精湛和富有创新著称,其作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深受后人称颂。长于雕塑装饰,善翻新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塑器构思之脱俗,设色之巧妙,在紫砂史上是少见的。
随着紫砂壶拍卖逐年兴起,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等历代制壶大师的名气也水涨船高,叫响于整个收藏圈。然而,由于存世量的稀少,以及鉴定真伪的难度较大,这类顶尖明清大师的作品,虽然收藏价值极高,但上拍数量很少,逐渐沦为藏家心目中难得一遇的“传说”。
以陈鸣远为例,在其壮年之时,就已声名显赫,很多作品刚一完成,就被官宦文人以高价收藏,进入市场的微乎其微,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再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和毁损遗失,有幸存世者屈指可数。但由于陈鸣远声名远播,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利润空间,对陈鸣远制壶的仿造久盛不衰,造成了目前市场上,他的壶屡见不鲜,却真品难觅的状况。
拍卖纪录
陈鸣远南瓜壶 成交价842万港元
陈鸣远制紫砂三足圆壶 成交价246万
陈鸣远制拼砂梅桩壶 成交价358万
陈鸣远制廉斋铭乌泥束腰壶 成交价格989万元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到一件精巧绝伦的陈鸣远款紫砂壶,藏品高:18cm,口径:8.4cm,底径:14cm。该壶出自清代紫砂大家陈鸣远之手,做工巧夺天工,生动逼真,选形机智,分割合理,实属珍品。壶钮是荷叶和青蛙组合而成,壶上半部是仿荷花和荷叶的外形,在八个花瓣上有两只螃蟹和一只海螺分别而立,壶下半部是仿篮子的外形。该壶效仿自然之物,生动逼真,构思灵巧,极具大家风范。
精美绝伦的陈鸣远款紫砂壶
此壶出自名家之手,传承有序,器形独特,当为方家所重。陈鸣远款紫砂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新意,文化内涵尤厚,而且能自制自署,雕镂兼长,壶宽把、圆钮,壶体均匀厚实,通体协调。整壶稳定感强,气势不凡。此壶泥胎细密坚致,全器圆融规整,气韵秀逸。此壶泥料上等,细腻温润,整体做工古朴大方,线面挺括,制作精细,是为佳品。
藏品其款书法雅健,刀法娴熟,苍劲有力,其所制紫砂壶名高天下,有“壶圣”之誉,在明代当世就已“价高难求”,迄至今日更是天下爱壶者和藏壶家梦寐以求的壶中至宝,价值连城。该壶制作又极为精细整致,是希见之珍品,极为难得,弥足珍贵。
陈鸣远款紫砂壶落款
壶身线面修饰平整、内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确端正。通常,一件砂壶的做工良窳,我们可从外观上审视陶手是否有用心将壶身线条、转折、棱线修饰漂亮规整来作判断。这件藏品造型古朴,细腻精致,充满大自然的生动情趣和人文气息。精工细致,器形力度、动感十足,韵味深厚。于光素器圆润敦厚、气韵深蕴,筋纹器工精艺谨,花货细腻优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古朴、优雅、柔和,颇具内涵力量,作为一种典型的手工艺陶器,紫砂壶可谓是中国陶瓷艺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据悉,雅俗共赏的紫砂壶收藏活动曾盛行于明清时代,成为文人墨客的雅好,清朝康乾盛世使紫砂壶的制作、鉴赏与收藏达到了顶峰。
陈鸣远超越了匠人的局限性,赋予了紫砂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从实用品蜕变成为了艺术品、收藏品。他的作品虽然历经几百年历史演变,仍然保持着造型魅力,深受紫砂艺术和使用者喜爱,成为延续不断的经典。
陈鸣远款紫砂壶现藏于广州宣亦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欢迎各位莅临本公司赏析,广大收藏家可以通过我们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了解详情。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