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纪实

2013-10-24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四通八达的平坦大道,碧草如茵的优美环境,朝气蓬勃的工人……当汽车驶入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呈现给人们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热土和富有诗意的画卷。
  2006年7月16日,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地跨原宜城镇和屺亭镇新园区,总面积达70平方公里。开发区的正式挂牌,拉开了该园区新一轮发展的序幕。七年后的今天,开发区拿出了一份令全市上下满意的答卷:通过不懈努力,发展优势日益显现,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先后获得“长三角具投资价值开发区”、“中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区”等多项殊荣。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今年,该区全年工业应税销售有望突破400亿元大关。
  与我市周边地区的园区相比,开发区起步较晚,想要抢先赶超,唯有依靠源源不断的大项目建设,才能为发展积蓄竞争力。
  经过一年的建设,红牛维他命饮料(江苏)有限公司于本月20日在开发区正式落成。新建成的红牛饮料生产线,拥有世界一流的灌装设备,年产能达12亿罐,可实现年销售28亿元、贡献税收4亿元。
  投资20亿元、年产30万吨的红牛饮料项目是开发区众多“明星”项目中的一个。如何引来大项目?在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与央企、国企和世界知名企业全面结盟,这是开发区推动发展的一大奥秘。近年来,开发区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不动摇,先后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东方电气、宝钢、中广核等20多家大型央企和实力名企紧密合作,积极对接高端资源,抢占高端市场,合作投资超300亿元。晶德、佳诚、迈吉太阳能等三家本地民营企业先后被昱辉阳光、国电联合动力以及东方电气等企业看中并实施收购重组、扩张能级。其中,国电集团投资的中国国电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达90亿元。
  短短几年间,开发区每年推进项目超过50只,年总投资超百亿元。目前,开发区拥有各类项目超100只,其中在建项目52只,总投资超200亿元。这些大项目的投产运行,为开发区从挂牌到晋升“国家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市委产业、城市、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加速了开发区构建一批功能性科技载体和特色产业园,以全球视野打造科技与人才高地,凸显了园区的后发优势。
  科创新城西区配套工程全面建成;科技服务大厦、鹁鸪荡城市中央公园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16万㎡的人才公寓正在建设;2.6万㎡的创业园三期、11万㎡的投影产业园已经启动建设……目前,开发区巧借晋升“国家级”的东风,全面铺开园区载体建设,快速提升承载能级。
  载体水平的高低是考量一个园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在挂牌之初,开发区高起点规划,设立产业园区、科创新城、物流园区、屺山景观区等四大板块。近年来,在迅速推进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园区还推进一批服务型、产业型、综合型载体建设,以满足入园团队和项目的需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产业园、创意软件大厦、创新研发大厦等一批功能性载体相继投入使用,华东光电子科技创新基地、清华科技园宜兴分园、高端动力机械产业园、景苑128创新产业园等一批科技载体和特色产业园的加速构建,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配套环境、人才集聚环境、资本运作环境,提升了园区的承载能级。
  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优质人才。近年来,开发区先后引进“世界液晶先生”张宏勇、富士电机原技术总监樱井建弥、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理查·罗伯茨、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等200多名行业领军人物、海归精英和50多个技术创新型团队,成功走出一条“打造人才高地、构建技术高地、引领产业高地”的全新发展路径。
  在周边园区发展相对成熟、产业布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年轻”的园区,开发区高起点定位,把新兴产业作为腾飞发展的突破口。
  至今年9月底,中凯光电(江苏)有限公司就完成了全年2亿元的销售计划。目前,该公司正计划再购置两条新的生产线,冲刺明年10亿元的销售目标……随着一只只新项目、一条条新生产线的面世达产,开发区光电子产业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开发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招引优质项目,完善硬件设施设备,为项目资源集聚和产业联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先进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至去年年底,新兴产业占园区工业经济比重超60%。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等一批光伏企业在薄膜电池、聚光电池和高效电池等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合复新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等新材料企业的核电装备和阻燃剂项目,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投影产业通过成立中国投影显示产业联盟,具备了行业标准制定权和价格话语权,有望成为亚洲最大、全球规模领先的高清投影产业基地。
  多年的悉心经营,为开发区带来了产业集约化、企业发展规模化的喜人局面。如今,园区传统产业焕发着新的活力,新兴产业展现着勃勃生机。今年1至9月,园区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88.4%、44.9%、76.5%,累计实现应税销售145.8亿元,占全区工业销售的52.4%。
  (贾乙 张云芳 陈韵)
the end
相关阅读
全英文版《百年紫砂》上线CGTN,洋气了!
全国首单!“宜兴紫砂”地理标志上保险了!
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宜兴旅游业峰回路转?
“宜路陶醉”阳羡行!
沪苏湖铁路最新进展来了!宜兴上海间一小时抵达
传承经典,致敬匠心!百件优秀紫砂器型出炉
宜兴市博物馆揭晓“十大馆藏文物”!
阳羡:一壶陶醉古南街
总投资近70亿元!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10只重大项目开工
总投资103亿元!今年宜兴首个百亿元级项目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