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中秋土月饼走俏 宜兴杨巷葱油饼地处偏僻声名远播

2014-09-03

今年中秋土月饼走俏

中秋节临近,宜兴杨巷老街上的葱油饼作坊比平日里忙碌多了。长久以来,杨巷葱油饼只在地处偏僻的杨巷老街出产,但声名远播。

杨巷葱油饼的前世今生

从宜兴城里往郊外去,顺着邮芳河走,看见“九侯故里”的大牌坊,杨巷老街就呈现在眼前。

“看看这葱,碧绿碧绿的,一根一根见精神。这是葱油饼作坊特约当地农户选择良田生产的香葱。”在香味弥漫的葱油饼作坊天井里,从杨巷走出来的乡土作家、80岁高龄的徐朝夫先生说。徐朝夫从小在杨巷水乡长大,如今已经很少出现在家乡的老街了。在老先生的记忆里,葱油饼是用荷叶或者油纸包着的。吃完葱油饼,诱人的香还留在荷叶或者油纸上。

杨巷葱油饼呈月亮型,色泽黄澄澄,酥松,满含葱花香,甜咸适中,油而不腻,十分爽口。记者从杨巷镇志上了解到,杨巷葱油饼的配方和制作工艺成熟于上世纪30年代前期。当时,水网密布的杨巷老街上有一家取名“顺昌祥”的糕饼店,以生产“葱油饼”出名,由在当地颇有名望的糕点名师韦水根老先生创办经营。1956年,“顺昌祥”糕饼店与杨巷供销社实现公私合营,创办了宜兴县第一个食品加工场。时至今日,在略显颓势的杨巷老街上,制作和售卖杨巷葱油饼的作坊已经派生出好几家。

秘不相授的葱油饼配方

“顺昌祥”糕饼店消失后,糕点名师韦水根将其祖传的葱油饼配方和制作工艺毫无保留地一脉真传给了学徒夏锁海。夏家人从此承传着近百年的杨巷葱油饼传统配方和制作工艺,并将之发扬光大。延至夏锁海儿子夏国林手中,又将原始的手工柴炭烘制逐步改进为现代的液化气烘箱生产,使产量飞速提升。宜兴市杨巷夏氏食品厂于2003年注册了 XIASHI (夏氏)牌葱油饼,成功申报为无锡市名牌产品,入选无锡老字号商会会员单位。

“杨巷葱油饼做工考究。主要原辅料有面粉、绵白糖、板油、猪油、葱、水、食盐等,其中主料面粉是上等的精白细粉,葱是向当地农户定向种植收购的无公害绿色产品。光知道主料和辅料没有用的,配方很重要!”在杨巷老街上,当地人说起葱油饼的配方,表现有些肃然起敬。杨锁敖、焦金龙也是制作杨巷葱油饼的老师傅,在当地也有些名声。一位老师傅回忆起当年在“顺昌祥”糕饼店学徒的往事,对葱油饼的配方秘不相授的事记忆犹新:“当时师傅名声远播,来拜师学艺者自然不少。但师傅性格内向言语不多,又不主动提及葱油月饼制作工艺的奥秘,学徒者仅仅是听其安排劳作。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师傅采购原材料,每次都极为讲究。以葱为例,在我们购买时已是千挑万选,但师傅每次却要亲自重新挑过,真正用来制作月饼的葱往往最后只剩三分之一不到。

杨巷葱油饼比月饼卖得俏

在锡澄路上的金桥副食品批发市场,有一家杨巷葱油饼在锡城开设的分店。昨天中午时分,业主一边吃饭,一边在电话里回答记者:“杨巷葱油饼比高档月饼卖得俏,供不应求。”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是杨巷葱油饼热销的好时节。在宜兴城里,与包装精美的高档月饼相比,杨巷葱油饼仍然是佳节馈赠亲友的首选。在宜兴城里穿街过巷的车辆当中,有一辆面包车上有“建中食品”字样,那是专门为客户配送葱油饼的。在宜兴茶东新村、建设新村等住宅小区,一些老人看见这一幕情景,会不自觉地念叨“杨巷葱油饼来了”。宜兴市杨巷夏氏食品厂每逢至中秋、端阳等民间传统节日,企业职工日夜加班加点,产品仍然供不应求。

从杨巷水乡远嫁到深圳的李丽华前不久带着儿子回娘家,临走时照例捎上不少家乡的葱油饼,用于馈赠在深圳的宜兴老乡。“我要的是家乡的味道。”她说。

(淘壶人记者 何小兵 文/摄)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the end
相关阅读
全英文版《百年紫砂》上线CGTN,洋气了!
全国首单!“宜兴紫砂”地理标志上保险了!
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宜兴旅游业峰回路转?
“宜路陶醉”阳羡行!
沪苏湖铁路最新进展来了!宜兴上海间一小时抵达
传承经典,致敬匠心!百件优秀紫砂器型出炉
宜兴市博物馆揭晓“十大馆藏文物”!
阳羡:一壶陶醉古南街
总投资近70亿元!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10只重大项目开工
总投资103亿元!今年宜兴首个百亿元级项目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