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宜兴王茂村的可喜变化

2013-03-27

    

走进周铁镇王茂村,犹如来到一个开放式的公园。北埝浜旁,树木郁郁葱葱;王茂河边,古寺、古桥等景点错落有致;宽阔的道路两侧,农宅白墙黛瓦……近年来,王茂村巧借各方力量,用5年多时间投入逾1000万元进行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现了村民生活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美丽转身”。

  今年80岁的村民老张头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王茂村是有名的穷村,房屋破旧、村道泥泞、河水发臭,村民们甚至不好意思邀请外村的亲戚朋友来做客。村里基本没有企业,村民们多种植水稻,村级集体收入一年不足10万元。看着别的村纷纷建起了崭新的村文体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王茂村的村民甭提多羡慕。面对资金短缺的困境,村委班子成员开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村书记王国荣说,上世纪90年代起,王茂的很多村民纷纷“出走”,北上南下做起了打桩生意。村里800多户农户中,打桩户超百户,其中不乏事业有成者。能不能让他们为村里建设出把力呢?王国荣决定豁出面子试一试。在一次“在外乡贤中秋联谊会”上,他找到了徐建芳、王立民两位从事打桩生意的乡贤,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没想到,两人当即“拍板”各认捐80万!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的老板、在外乡贤纷纷主动掏腰包,你5万,我3万,很快就筹集了数百万元。不仅如此,村里还通过与无锡、宜兴结对部门互动,全力争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去年,王茂村企业土地租金收入不足50万元,但公益事业配套投入却达200万元。

  “筹来资金不容易,村里要把钱都花在刀刃上。”王国荣说,经济薄弱村要搞大拆大建并不现实,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因此,在列整治改造计划时,村里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轻重缓急”立项目。如先推进村道硬化、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再进行立面粉刷等“美容”工程。建设中,注重节俭,把钱都花到该花的地方。如修缮万缘桥时,村里就根据村民意见,从河里捞起部分老石材作为材料,不仅保留老桥风貌,还省下了购买新材料的费用。今年,村里还计划新添健身器材两套,并建成“10分钟健身圈”;增建两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修缮部分沟渠……

  眼下王茂村的3000多名新老村民正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变化欣喜不已:所有村道实现硬化;福胜寺等文物古迹被修缮一新;崭新的健身广场成了老人、孩子的乐园;北埝浜“清肠”后展现“美丽容颜”;村里唯一与外界联系的主干道周万路,从原本的4米多宽,拓宽至现在的18米宽。更可喜的是,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善后,11家企业的工业应税销售也连续几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18000元。  (李震/文 仇洪生/摄)  


the end
相关阅读
全英文版《百年紫砂》上线CGTN,洋气了!
全国首单!“宜兴紫砂”地理标志上保险了!
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宜兴旅游业峰回路转?
“宜路陶醉”阳羡行!
沪苏湖铁路最新进展来了!宜兴上海间一小时抵达
传承经典,致敬匠心!百件优秀紫砂器型出炉
宜兴市博物馆揭晓“十大馆藏文物”!
阳羡:一壶陶醉古南街
总投资近70亿元!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10只重大项目开工
总投资103亿元!今年宜兴首个百亿元级项目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