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山的石红泥又称大红泥、铁红泥、大红袍、朱砂红、贵妃红、龙血砂。石红泥产于黄龙山浅表层坚硬的石英岩层中。
原矿外观呈现片状,坚硬如石,致密厚重,表面油脂晶亮,老一点的石红泥红中泛紫,嫩一点的则呈鲜艳的玫红、降红色。
黄龙山四号井东矿区石红泥蕴藏状况
石红泥是单元矿练泥制壶的上乘材质,属红泥类中的珍稀矿料,蕴藏量非常少。
古代记载的朱砂红、大红袍,因其颜色特别红润而得名,在明代就得到了开发利用。
由于过去没有像我们现在把红泥、朱泥分类命名,其实石红泥带来的颜色变化比朱泥更大更重,古代将石红泥用作练熟泥的添加料,红泥和朱泥发色产生深红色、玫紫色等。
石红泥原矿
石黄泥用作练泥的添加色,一直流传到现在,现在由于石红泥濒临绝迹,现有的少量的石红泥大多用作练泥的添色之用。
石红泥具有砂质岩黏性,泥性比较酥。石红泥烧成温度较宽,1125~1280℃的窑温为临界点,成陶收缩率为12%左右。目前开采的石红泥大多用来在泥坯上做装饰、绘画、堆绘。
石红泥紫砂壶:笠帽壶
流传下来的20世纪初到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所制的早期花盆,经常见到用石红泥做颜色之用,自然的颜色有一种古雅之美。
石红泥以前在制作釉水时作添色之用,过去的青瓷厂做器皿,用石红泥调入作窑变点色之用,能产生红艳无比的色泽。
石红泥紫砂壶:平安壶(1170℃窑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