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戏泥玩砂,紫砂壶第一要紧之事 - 今日爆点

2018-01-06

有人说

--

玩壶一道,初窥门庭者,

便是戏泥玩砂,此为第一要紧。

已知紫段红拼,已知本山外山,

已知青黑墨绿,已知红皮降坡……

料之繁复,真如乱花迷眼,云遮碧山。

评价一把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

泥料不真、不佳,形工艺款再好也是味同嚼蜡。

闲话少叙,我们书归正传,区分泥料好坏,规范有四:

一曰本真

紫砂壶泥色丰厚,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官也不尽相同。

但无论怎样变化,好的泥料在色泽与气质上总有类似之处。

紫砂壶不尚施釉,光泽内敛、质朴,具有璞玉浑金的本真之美,表现了古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艺术宗旨。

且真正的紫砂壶,无论颜色,也无论深浅,仔细察看后都能够看见泥料中有细小的颗粒。

俗称“砂”。

二曰 触感

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因为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抚摩。

让手感到舒适,到达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壶质表的感觉尤为重要。

紫砂壶与其他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性就是手感不同。

真正的紫砂泥烧成后如手摸豆沙--细而不腻,非常舒适。

类紫砂的陶土摸起来有滞塞感,而掺杂了化学原料的则过于润滑。

近年来盛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三曰焕彩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录》中描绘道

--

“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人手可鉴。”

这是紫砂壶出现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包浆。

大凡器物经过常年久月的摩挲即所谓与“人气”的接触之后,会在表面构成一层自然的“幽然”光泽,即所谓“包浆”。

包浆之为光泽,经过岁月的洗礼而毫无火躁之气,绝非浮光掠影,而是委婉温润,毫不张扬,予人一份淡淡的亲切,如古之君子,谦谦和蔼。

四曰透气

众所周知,紫砂泥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双气孔构造。

优质的紫泥、清水泥、段泥、底槽清等制成的壶透气性尤其突出。

如何分辨透气性?

可将水浇在壶身上仔细察看,透气性好的壶,壶的表面会均匀挂上一层“水膜”,并很快的被壶壁吸干。

当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朱泥的透气性就比前面提到的几种原矿泥料差。

但也正由于这个“缺陷”,最合适泡轻发酵的铁观音和台湾高山茶等等高香气的茶叶,所以对透气性的选择也要结合买家个人的爱好。

戏泥玩砂,个中艰苦与趣味,教多少人望而兴叹,也教多少人乐此不疲。

它虽复杂,但终究有迹可循,不过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成为“文化”成为“道”,都少不了实践,似那藏手于袖者,终究是与壶无缘了。

©

the end
相关阅读
讣告丨鲍仲梅大师仙逝
5月11日,“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展”盛大开幕!
顾绍培、范伟群入列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花器实力派方霏霏,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三等奖!
紫砂大师徐汉棠捐赠毕生珍品,355件作品估值超亿元
顾绍培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名人颁证典礼召开
关于对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艺术名人评选结果的公示
祖传紫砂壶,专家震惊:比顾景舟的壶还贵!
紫砂热点 | 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