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紫砂壶之--曼生十八式

2017-11-13

曼生十八式是由身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设计,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亲手制作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因陈鸿寿字曼生,故名"曼生十八式"或"曼生壶"。陈曼生把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创作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精美结合的先河,创造了独特的壶艺风格,曼生壶在壶史上留下"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经典名言。

<b>紫砂</b>壶之--曼生十八式

设计者与制造者的简介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种榆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江苏赣榆、溧阳知县及淮安府海防同知。陈鸿寿为官廉明,作风干练,为济世安民的良臣能吏。作为艺术家,其生平雅好摩崖碑版,又工诗文,善花卉,擅长书法,尤精隶书,结字简古奇崛,用笔恣肆爽健,独具面貌。陈鸿寿篆刻服膺丁敬,并与奚冈、陈豫钟交好。作品在"西泠八家"中以气壮力厚胜者,也是浙派篆刻的中坚代表。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年间制砂壶名艺人。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名艺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当时常为溧阳知县陈鸿寿制作《曼生壶》,历来为鉴赏家所珍爱,现有《钟式壶》藏于上海博物馆。

传世"曼生壶",无论是诗,是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铭"、"阿曼陀室",或"曼生为七芗题"等等,都是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

石瓢,壶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提梁,壶铭:煮白石,青灰透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笠荫,壶铭: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

葫芦,壶铭: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

合欢,壶铭:八饼头纲,为鸾为凰,得雌者昌。

匏瓜,壶铭:饮之吉,匏瓜无匹。

井栏,壶铭: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

汉瓦,壶铭:放下屠刀否,心莲顷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

汲直,壶铭: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

乳鼎,壶铭:水味甘,茶味苦,养生方,胜钟乳。

周盘,壶铭:吾爱吾鼎,强食强饮。

柱础,壶铭:茶鼓声,春烟隔,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

石铫,壶铭: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

镜瓦,壶铭:涤我酒脾,润我诗肠。

钿合,壶铭:钿合丁宁,改注茶经。

半瓢,壶铭: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羼泉清玩。

合斗,壶铭: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

却月,壶铭:月盈则亏,置之座隅,以我为规。

<b>紫砂</b>壶之--曼生十八式

分享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可以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哟!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the end
相关阅读
讣告丨鲍仲梅大师仙逝
5月11日,“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展”盛大开幕!
顾绍培、范伟群入列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花器实力派方霏霏,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三等奖!
紫砂大师徐汉棠捐赠毕生珍品,355件作品估值超亿元
顾绍培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名人颁证典礼召开
关于对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艺术名人评选结果的公示
祖传紫砂壶,专家震惊:比顾景舟的壶还贵!
紫砂热点 | 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