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拉壶
手拉壶也叫手工拉坯法(或叫轮制法)是制陶工艺的名称,与宜兴紫砂壶成型的模制法完全不同,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已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其实它不属于紫砂成型工艺,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将泥胚拉成壶形,再配上壶嘴、壶把。
注意:纯正的紫砂是不能用作手拉胚的,因为在离心过程中,纯紫砂承受不了离心力,往往会拉破,所以手拉胚中一定要加入一定量的高岭土,高岭土是做瓷器用的瓷土,具有白度高、质软、易分散悬浮于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并有良好的抗酸溶性、很低的阳离子交换量、较好的耐火性等理化性质,由此可见,高岭土在手拉胚的使用中是担任粘结、可塑作用的。
2.机制壶
所谓机制壶是利用滚压机来做壶。事实上多数的紫砂杯都是机器滚压成型,生产量大。而紫砂壶造型复杂,很难滚压成型。如果各位壶友不是一味追求低价,应该可以避免市场上的机制壶。
3.灌浆壶
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将泥料打得很细,至少在200目左右,有时也会加入玻璃水增加泥料的流动性,然后再把浆灌到石膏模具里面(利用石膏的吸水性好),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进行二次烧制。灌浆壶因为泥料是很稀的,不像手工做壶,泥被锤得很实,所以出来的壶比同体积的手工壶或半手工壶要轻一些。另外因为泥目细,手感较紫砂壶要细腻光滑。灌浆壶的壶身内部很光滑,没有手工的刮痕,也没有拉胚壶的圆圈。
4.手工壶:手工壶分为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即模具壶)两种。
1、全手工
全手工壶是由泥片打平后,根据壶的形状切好后再围起成壶身(也叫身筒),所以壶的身筒上会有泥片接头。为了美观这个接头在壶的外面是看不出来的,用手摸可感觉到皱褶或是突起。
2、半手工
指模具压制壶,模具有嘴巴模、身筒模,有一定的手工成分。一般叫复杂的壶形,会借助一些模具成型,半手工涉及到制作模具的成本,往往不会制作一个,全手工一般为孤品,但价格较高。如果对紫砂壶要求不高只喝喝茶,半手工就足以满足。有时候,半手工壶因为借助工具制作出来的壶形会更美观,有气韵。
总结一下如何识别手工壶、手拉壶和灌浆壶
手工壶:壶身外观,颗粒分布不均匀,比较粗,壶内无螺状条纹纹理,新壶光泽度不强。
手拉壶:壶身外观,不论粗细,分布很均匀,壶内有螺状条纹纹理,添加高岭土成份,硬度高。
灌浆壶:壶身外观,泥料目数细,无颗粒成分,表面光滑细腻,壶内无螺状条纹纹理。
【本人作品】
好了,我该做壶去了,我是一名紫砂艺人,如有紫砂方面的疑问,上面插图有找到我的方式,期待与您切磋壶艺!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