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明
吴永明,字怀人,1975年出生于陶艺世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宜兴市陶刻协会理事、宜兴市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宜兴市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紫砂陶艺高级讲师。
1975年9月出生于江苏宜兴,室号“天明醉陶”。长期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善设计制陶,得多位名师大家的指点;擅长陶刻,结缘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著名金石书画篆刻家查元康先生。
2015年荣获江苏省第五届刻字艺术展提名奖;
2016年荣获宜兴市第十一届手工制陶大赛一等奖;
2016年荣获第二届宜兴市法治文化陶刻作品展一等奖;
2016年荣获宜兴市第二届“创新•成就经典”紫砂创新作品大赛金奖;
2017年荣获“陶都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
吴老师您好,刚刚对壶友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您以及目前获得的一些成绩,有一些壶友见壶很喜欢,就对做壶的人起了好奇心,想对您做更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了解,所以这里有一些问题想要得到您的答复。
访谈对话:
采访:吴老师你当初怎么想到要从事紫砂这个行业的,是受到祖辈的影响吗?
吴永明:首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我不出生于丁山,但有些父辈是在丁山的,在丁蜀镇的原因是当时师范毕业,去那里当老师,后来从事紫砂有几点
第一、是因为喜好,当时读书的时候非常喜欢书画和设计之类的东西,所以看到丁山这个产业是非常喜欢的。
第二、看到身边的朋友也从事这个行业,制作的紫砂壶也非常好,我觉得我也可以做到,我便开始尝试着去制作。当时教育这个行业由小学教育转到了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紫砂班,制壶、陶刻、书画之类,这一路我学习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从事这个行业走到今天,而我一直也在这条路上努力着!
采访:原来是这样的,那我们都知道您是査元康老师的弟子?能问一下您是通过怎么样的机缘拜他为师的吗?
吴永明:査元康老师在宜兴这一代最初对他的印象是刻印章出名的,后来便从事紫砂行业,因为他的天资和基础知识是比较扎实的,当时査元康老师短时间内风生水起,拜师的时候他的名气是比较大的,在一次活动当中,我们那时书法班举办了一次书法绘画紫砂作品创新展览,获奖了,因为当时还从事教育方面,那时特别喜欢书画,颁奖的时候被査元康老师看上的,之后我就去拜访他,很自然的我们就形成了师徒关系,直到今天他的帮助对我还是比价大的。
采访:我知道吴老师你之前是有在学校教习紫砂专业,包括制壶、书画、陶刻,那您当初去学校做老师的初衷是什么?
吴永明:当时还是有几个原因的,一个原因是我有着很高的老师情结,毕竟当时从事学校教育行业将近有20年了,一下子出来,心里总会有点难受的,第二个原因正好紫砂班的学习和我的行业是比较对扣的,所以也很自然的在里面教了一批学生,那批学生现在技术员、助理工艺美术师都大有人在的。
采访:教学的过程当中,其中有什么趣事和我们分享吗 ,后来为什么离开教学了呢?
吴永明:当时有两个学生,在学校里面很顽皮,因为我们丁山有很多在学校里很要好的,也有在学校里学习不是很认真的,但是他毕业以后,拖着他的父母找到我,要拜我为师,我觉得这个比较有趣的,现在在父母的要求下,学习方面是很认真的。虽然现在离开了学校,但是我依然教学,为什么没有在学校里面呢,因为在学校里面有着一些规章制度,现在做的事情比较多了一点,时间方便比较紧张,所以就离开了,虽然我现在人离开学校了,但是学校里的一系列活动我都可以参加的,有时间也会去我们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上上课,给学生们讲解紫砂知识。
采访:吴老师接下来这个问题是我也比较好奇的,就是你字号叫“怀人”,这个字号有什么比较特殊的意义吗,由来是什么呢?
吴永明:这个字号是一位壶友提出来的,当时“怀人”这个字号呢,我那时会在工作室练练书法,练书法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王羲之的《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练书法落款都有字号的,觉得这个“怀人”含义不错,怀念紫砂、怀念壶友,这个“怀人”字号就来源于此。
采访:一把壶是怎么创作的?需要哪些前期的准备步骤,完成一把壶大概要花多长时间?
吴永明:传承,传统器型我们要继承,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仿古、石瓢、掇只等,这些都是必须要经过练习,就和我学习书画是一样的,前人的东西必须认真学习,然后才能进行创作、创新,创新取材于大自然,仿生器的,还有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器皿也可以参考,当时看到了一把玻璃杯,四方的,两边是可以凹下去的,我就根据这把玻璃杯设计了嘴、把,之后一度受壶友的喜欢,也可以根据古代的青铜器早些等等,创作就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做一把壶,不是单独制作一把壶,一般是两把或者三把一起制作,因为避免冷干,这样的话我可以一起制作,主要是还有修理部位的一些工序,完成下来估计要10左右的。
采访:器型的设计灵感,陶刻灵感是从哪里找到呢?
吴永明:源自我喜欢书画,首先是根据壶的形状或者胚体的内涵来确定用什么题材的书画内容装饰,不是说随便一把壶都可以用这款字或者都可以用这个画面的,根据壶综合情况来定的,比如器型、泥料等等。
采访:吴老师我们都知道你是非常擅长陶刻的,陶刻内容的布局、构思有什么讲究 ?(全手自在菩提)
吴永明:布局紫砂壶的装饰有着很大的变化,因为在我们紫砂行业将有很大一部分的文人参与,包括外面的书画朋友,包括即将从高等高级院校毕业的较高基础的人才参与,紫砂壶的装饰不仅仅是有字有画就可以的,也不是说上面刻绘的越多越好,必须具有内涵的,以后宜兴紫砂也会有些很大的变化,文化品位也会更高,也会和文化背景紧密的链接一起的。
采访:您大部分作品是走文人风格的 ,您是怎么理解“文人”的?
吴永明:所谓的“文人”是具有文化气息的人,才叫文人,而不是说我捧着一本书就叫文人,“文人”分“真文人”和“假文人”,“假文人”给人感觉像是文人,但其实不是的,而“真文人”,必须是由内到外的发出的文人气息,就跟人的气质一样,人的气质是变不了的,就跟壶一样的,具有内涵有独特意境。
采访:有一些壶友对吴老师家藏的60年代老泥比较感兴趣,收到后觉得这个泥料很好泡养,那这款泥料是源于文革时期的吗?为什么叫60年代老泥?
吴永明:首先确定这不是文革时候的泥料,这个泥料的取得我新工作室对面的黄龙山的,现在是禁止挖的,之前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个时候是一位浙江的朋友卖给我们的,也不知道现在有这么一个优点,如今根据现代的练泥的技术练出来的,60年代老泥所谓的味道是老味,就跟当时紫砂一厂的泥料,拥有了古老独特的味道,因为它具有文革的味道,才取名叫“60年代老泥”,现在这种泥料和我同道中是不常见的,也是比较稀少的。
采访:吴老师,不同的作品,有轻有重,在制壶的时候是怎么安排和考量的?
吴永明:对于紫砂壶轻重问题,就像我们喜好一样,我的壶一般轻重都是正常的,很多原因是取决泥料,因为拍打的厚度不一样,有些泥料就自重,比如紫泥就比段泥要重一点,还有一些紫砂界的老师,本身就喜欢做厚一点泥料的壶,也是一种特色或者泥料只能做这么重的,所以说轻重这个问题,自己喜欢,不存在重的好,还是轻的好。
采访:刻绘的时候泥料不同器型不同,是不是落刀的手法都不同?
吴永明:落刀的手法仅次于轻重的问题,有些泥料比较嫩,比如说朱泥、段泥比较疏,落刀的时候会轻一点,比如紫泥泥料就是比较紧的,落刀的力度不一样的,但是刀法是差不多的,还是根据不同壶型来的。
采访:吴老师您是怎么理解全手、半手的,有一些壶友对这个感到困惑,吴老师你看能否解答一下?
吴永明:我个人认为全手、半手是不存在好坏之分,仅次于它们的成型方式不一样。
采访:类似于六方器、筋纹器这样的器形在加以刻绘去装饰难度应该是更高的,那吴老师你是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的?
吴永明:本身这一类的壶是不需要刻绘的,但是也为增添色彩、点缀在筋纹器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理念可以刻绘,但不能刻绘多,在难度方面也是比较大的。
采访:现在自制自刻的老师越来越少了,您两者皆能 ,能说说您是怎么做到的吗 ?需要沉淀制壶功底 ,又要花时间练习陶刻 ,您是不是平时生活中个人时间非常的少了呢?
吴永明:很多年以前是非常喜欢打麻将的,现在从事紫砂行业,也不停地学习,制壶、创新,就算和朋友喝茶也是聊一些紫砂方面的,所以个人活动的时间不多。
采访:除了陶刻、制壶,平时的业余爱好?
吴永明:除了紫砂方面,我平时的业余爱好是书画,因为书画是和紫砂贯通的,偶尔也和朋友出去采风,让自己学习更多关于紫砂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