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汪成友:紫砂乾坤胸有成竹

2014-06-16

汪成友来自全国人口第一大县河南省固始县的一个普通书画之家。自幼秉承家学,喜书乐画,研习历代名家之作,初露锋芒。 1992年仰慕陶都宜兴厚重文脉、浓郁艺术氛围,毅然告别故土,扎根阳羡,沉醉紫砂设计、手造及陶刻创作,历经数十载小有所成。

在2009年,他兴建紫砂艺术馆,展示作品数百件以见证艺术历程。但是临近不惑之年,每日自醒,始觉才学疏浅,遂入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班潜心深造。期间受王作均、仁量、余博等大家点拨,凤凰涅?,获得新生。大家之山水画技法创作、创新理念倾囊相受,宛若醍醐灌顶,眼界大开,付诸实践,亦有心得。山水入画,山水融陶,其精妙在于,提升素养,于内研习古文、诗词,于外,踏遍名山大川,始能胸有成竹!

汪成友创作的陶刻着色书画,气韵生动,浓淡轻重恰到好处,远山近水层林尽染。紫砂壶造型之美与书画陶刻的布局之美浑然天成。他用刀娴熟,因材施刀,表现灵活,手法多样。粗处大刀阔斧,细处精雕细刻,粗细结合,刀到画成。尤其在绘画方面,他能够博采众长,自成体系。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造诣已远远超出一般工艺美术家的水准。观其写意山水画,风起云动,大气磅礴,生机盎然,颇具近现代国画大师的风范。他把自己高超的书画艺术移植到陶艺作品中,是引人注目的新亮点。如今,他的许多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在国内外获大奖,被国内外名人名家和博物馆收藏。

今天的汪成友已是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紫砂艺术师,可他还一如既往地在紫砂艺术路上孜孜不倦地奋斗着创新着。他认为,传统,是紫砂的根本;创新,是紫砂的生命;文化,是紫砂的灵魂--在继承传统中标新立异,在创新中继承传统,已成为他从事陶艺创作始终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

the end
相关阅读
5月11日,“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展”盛大开幕!
顾绍培、范伟群入列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花器实力派方霏霏,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三等奖!
紫砂大师徐汉棠捐赠毕生珍品,355件作品估值超亿元
顾绍培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名人颁证典礼召开
关于对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艺术名人评选结果的公示
祖传紫砂壶,专家震惊:比顾景舟的壶还贵!
紫砂热点 | 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公示
感恩时代,艺以弘德——22位国大师齐聚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