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飞,艺名“野风”、“缶缘”,2019年高工,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74年生于江苏泗阳,199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装饰创作。
刘一飞自幼有绘画天赋。小学时代自绘连环画,引得全班传阅。稍长得乡贤唐喦指教,对中国画产生兴趣。唐喦(音“岩”)原名唐维松,因钦佩前辈画家“华喦”改名,少年时得严父督导苦练书画。家中常备数坛墨汁,所作稍有差池即被父亲责打。少年刘一飞时时到唐家看唐喦作画。
刘一飞十数年来一直研习传统中国画,于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会,书法诸体尽能。
刘家兄弟四人,一飞排行最末。彼时刘一飞的三哥就读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电召刘一飞前来感受宜兴的艺术氛围。刘一飞对宜兴十分喜爱,遂居住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宿舍中做一名旁听生,良好的美术功底得到张志安老师(宜兴美协主席。画鸡名家,亦擅山水)的欣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宜兴十分保守,拜师甚难。陶刻技巧不仅不外传,连看也轻易不给外人看。刘一飞不知道刻刀需要套一支竹管使用,练习时拇指虎口常被刻刀的刀身硌得鲜血淋漓。幸得居住于张公洞的郭某传授陶刻精要,刘一飞豁然开朗,陶刻水平大为精进。数月后郭某于工作台前突发脑溢血去世,刘一飞引为平生憾事。郭某水平奇高,今日若在,必成陶刻名家矣。
刘氏本以书画功底入陶刻,故其作品面目与大多数陶刻家不同。他认为陶刻是一项传统技艺,首要在“刻”。若一味浅浅淡淡、描绘“画意”,对于画家出身的刻手来说并不为难,却失去了这项传统艺术“朴拙”的本质。其作品大多选用经典器型,造型古朴,刻绘灵动传神,深受广大壶友的喜爱。
代表作为一件硕大的“愚公移山”紫砂花盆,。此花盆正面刻徐悲鸿所作之“愚公移山”国画,深浅浓淡均用刀细细刻出,线条、造型与徐悲鸿原作一般无二,以不同颜色的紫砂泥设色,实为刘氏毕生功力之所聚。紫砂泥烧制前后会改变颜色(譬如绿泥烧后会变为黄色),烧制温度高低又会导致各种不同的色差,欲图烧成与徐悲鸿原作一般无二的效果,必须对泥性极其了解,同时烧制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刻绘出来本已不易,人物上的颜色在烧制过程中一旦变色,整个花盆就会作废。此花盆耗费刘一飞整整一夏。为怕紫砂泥受风开裂,刘一飞冒着酷暑、汗流浃背制作而成。花盆上两座假山,一名王屋,一名太行。
部分获奖作品:
《东坡石瓢》在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百年共和”紫砂千壶展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石瓢》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