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详情

banner

顾绍培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 第五届)

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副院长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师承陈福渊老艺人

代表作: 天龙鼎珠、天地方圆

名家详情

顾绍培,1945年出生于陶业世家,2005年正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 第五届)1958年进宜兴陶瓷中学学习,进厂後,师承陈福渊老艺人,后又得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悉心提携,长期授教,在紫砂事业中耕耘了四十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至今已在紫砂天地里耕耘50余年。

从艺中先后创制的各类紫砂艺术品,曾18次荣获省、国家展评奖。

198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赴外作紫砂文化学术交流。

1989年,先后担任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研究所副所长,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技艺表演,现为中国紫砂博物馆紫砂新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工艺美术大师。

1997年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顾氏八式小品圆壶”和“仰宇提梁壶”分别在2001年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2006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的紫砂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紫砂“百寿瓶”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

一、走进顾绍培的紫砂艺术天地,观他的紫砂作品,听他谈论紫砂艺术,这是一个对紫砂艺术有着独特见解、独特追求,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人,不愧为一代紫砂大师。

人们对艺术的见解往往会不同,尤其是在评论某个人在某个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时,往往会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顾绍培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很坦率地说:“在艺术上应该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他的这一认识,为他在紫砂艺术上攀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宜兴紫砂,已有着较悠久的历史,紫坛上名人辈出,有些紫砂作品出神入化,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顾绍培对前人的优秀作品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用仰视的目光观看,但他从不为前人的作品束缚自己的手脚,他常说,一代艺人应有一代艺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要能反映这代艺人的创造,能反映这代艺人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为此,他在从艺道路上一直苦苦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东西。

捕影捉线,这是顾绍培在紫砂作品创作中的一个特长,他认为,在紫砂作品创作中,充分地掌握和运用好线条,就能使作品表现得更有生命力,线有着丰富的感情,而且不同的线表达着不同的感情,如垂直线有上升、严肃、端正之感;水平线有稳定、庄重之感;曲线则温和缓慢、丰满柔软;抛物线有流动的速度感;双曲线呈现对称美;自由曲线则给人自由和丰富之感……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线之外,还有一条看不见的线,那就是生命线,为了运用好线,从事紫砂艺术以来,他一直不停地探索,平时,他无论见到什么东西,总要细心地观察它们的线条,就说一片树叶,它也有线条,当它生机勃勃时,它的线条表现得十分有力,对线有着这种独特的理解,他在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中,充分地发挥线条的作用,使作品突破了以往“方就是方,圆就是圆”的单一技法,创作出了一件件“方中有变、圆中寓新、方圆结合、刚柔相济”的富有个性的紫砂作品。

1987年他创作的“高风亮节茶具”,就充分地掌握了点、线、面的构成关系,运用了各种线的线性特色,该壶以竹为题,从竹的自然状态中寻找生命力,壶体造型主轴线垂直端正,壶嘴、壶把所采用的曲线,有一种竹枝摇曳的流动感,整个布局装饰少,写实与书意相结合,含蓄地表达了“形意相依、气韵生动、题意贴切”的艺术个性。此壶在香港展出时,获得了较高的赞誉。

陈设陶艺作品的主要功能是观赏性,顾绍培在创作陈设陶艺作品时,很注重陈设陶艺作品与室内空间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他在设计上“以人为主,物为人用”,考虑人、物、环境三者的关系,使陈设陶作本身不仅是精致的艺术品,更是与环境空间结合的整体艺术,他在创作陈设陶艺作品时,用眼一看室内的空间、环境,用手一比划尺寸,就勾画出了某件陈设陶艺作品的影子,因此,他被许多人誉为“捕影捉线”的高手,他在过去创作了许多陈设陶艺作品,如今看来,由于线条和影形掌握得好,依然不失为陈设陶艺作品中的精品。;

二、顾绍培在陶艺创作上,常常喜欢独辟蹊径,1958年,他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徒时,主攻方向是做茶壶,1965年至1975年重点是花盆的设计创作,从1975年开始,他的主攻方向改为做紫砂花瓶,在紫砂历史上,有过一些紫砂花瓶,但经过岁月的磨蚀,紫砂花瓶并不多见,尤其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一场洗劫,花瓶这种被视作“封资修”的东西更是少见,当时,做紫砂花瓶的人尽管不多,但他敏锐地感到,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渐富裕,紫砂花瓶这种艺术品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他创作的紫砂花瓶,因为他善于捕影捉线,大多数显得落落大方,有的像粗犷豪放的汉子,有的像体态轻盈的少女……1979年,他创作的特大紫砂“百寿瓶”,以其“均称贴切、端庄凝重、静中有动”等特点,被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作为珍品收藏,此瓶曾在1984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创新是一位紫砂艺人永恒的主题,而富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则更具生命力,前几年,顾绍培强烈地意识到,人们的饮茶习惯,将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大壶泡茶改为小壶品茶,于是,他经过精心设计,创作出了适合于现代人使用的“顾氏八式小品圆壶”,这套壶有八种颜色,既是人们喝功夫茶的上乘茶具,又是把玩的艺术品,尤其是这套壶的造型富有童之灵秀,摆在那里显得神气活现,2001年,在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顾氏八式小品圆壶”获得了金奖。

三、为一名紫砂艺人,顾绍培既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有着顽强的拼搏和无私的奉献。这么多年来,他的陶艺日益精湛,但他很少想到要用自己的陶艺为自己谋利,而是把心血和汗水倾注在了厂里那片泥土上。

就说1979年夏天,厂里要制作4只1.08米高的扁方瓶,赴京参展,工期只有26天,当时,类似这种紫砂大件作品做的人不多,有人只做到80 厘米高,就再也做不下去了,主要原因是力点与泥料的承压力掌握不好,顾绍培领受任务后,每天加班加点工作,有时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次他突然生病,只得去医院输液,可他刚输完液,又进了工作室,赤着膊干起来。当4只1.08米高的扁方瓶按期制作成功后,他整个人就像散了架,瘫坐在椅子上半天起不来。

顾绍培从38岁起,就开始带徒弟,为厂里培养人才,他在带徒过程中,自己总结出了7条经验,如应知要领与基础相结合、操作示范与自习训练相结合、全过程操作示范与分解操作示范相结合等。“在艺术上应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因此,他带徒很认真,使出了自己所有的本领,经由他带的徒弟中,多数已成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如今,身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顾绍培,依然在紫砂艺术之路上孜孜不倦地攀登,2009年4月7日,他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顾绍培紫砂艺术馆” 终于开馆,馆内陈列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目前,他在各个时期创作的紫砂作品,他希望以此进一步弘扬紫砂艺术,他希望有更多的后来者在紫砂艺术上超越自己。

1958年,顾绍培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徒,师从陈福渊,主攻方向是做茶壶。1965年至1975年重点是花盆的设计创作。

从1975年开始,他的主攻方向改为做紫砂花瓶,1976年,顾绍培有八件新型中小型花盆入选全国工艺美展参展。

相关作品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全手大供春
原一厂老紫泥 220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豹方
原一厂老紫泥 24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方山逸士
原一厂老紫泥 27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矮石瓢
原矿紫泥 50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卧轮禅师
原矿黄金段泥 33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福茗壶
原矿底槽清 26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豹方
原矿青灰泥 22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供春
原矿紫泥 50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牛盖合璧
原一厂老紫泥 40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供春
原一厂老紫泥 37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天龙顶珠
原一厂老紫泥 350CC
咨询价格
传世老壶标签
顾绍培制鼎泉三足
原一厂老紫泥 320CC
咨询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