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汉棠弟子、潘小忠【竹段】

    潘小忠,1968年生于宜兴,2017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5年首届“景舟杯”铜奖得主,江苏著名陶艺家,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民国制陶名家冯桂林传人,80年代进厂,是中青代不可多得的实力派艺人,被誉为“具发展潜力的工艺师之一”,擅长方器、花器全手工制作。

    09/13
  • 方壶之秀、周志良【四方桥顶】

    周志良,1962年生于宜兴,2009年国工,“方壶之秀”周志良耕耘紫海三十多年,长期以来精于方器,所制方器气宇轩昂、棱角分明、霸气十足;可谓得师傅吴培林大师真传,潜力巨大,所制每把作品都深受壶友追捧,目前市场影响力强,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具有非常广泛忠实的壶友。

    09/13
  • 国大师汪寅仙爱女姚志泉《风卷葵》

    姚志泉,女,1973年生于宜兴,2008年国工,幼年受到母亲汪寅仙的薰陶而酷爱紫砂。1990年高中毕业进入紫砂厂随母亲学习制壶技艺,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初悟制作砂器之技巧,对传统技法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1992年又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造型设计等课程,学成后回厂,随母亲从事设计创作。作品从光货入手,以花货为主,工艺制作精细又具个人特色。作品曾多次刊载于港台书籍杂志

    09/10
  • 老一辈大家—凌锡苟【圣桃壶】

    凌锡苟,省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13年10月26日逝世,享年73岁。其作品表现手法多样、形式多变、造型生动准确,多与名家合作,收藏价值高,升值空间大!器以桃为题材,各部位协调搭配处理,十分精妙!壶身如同一个硕大的桃子,饱满丰盈,直颈、壶盖如同一颗小桃子,盖上贴塑桃枝桃叶,以泥塑桃子为壶钮,与壶盖、壶身相应;壶嘴处刻绘桃花花瓣形状,以桃枝做半提梁,如同自然生长而成,自壶把左右两侧及底部均有嫩枝攀沿至壶身,枝上桃叶桃子自然分布,十分生动!

    09/10
  • 老一辈大师 束凤英 【井栏】

    束凤英,1940年生于宜兴,研高、省大师,束六度之女,束旦生胞姐,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老艺人裴石民、顾景舟学艺。擅长制作各种光货、花塑器。1987年《翻盖柿子壶》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2015年3月21日去世。此款【井栏】与国大师毛国强陶刻装饰合作的,采用珍品老料,绝对值得收的一把老壶。

    09/10
  • 实力派高工周伯娟《高御带》

    周伯娟,1968出生于陶艺世家,2016年高工,师承国大师曹亚麟、省大师杨勤芳及实力派巨匠丁亚平,擅长绞泥,被业界称为“秘色绞泥技法第一人”,“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

    09/09
  • 徐达明传人、王旭生【陶木系列.祥】

    王旭生,1974年出生于宜兴,2016年国工,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金奖得主。先后师从省大师施小马、省大师胡永成、国大师徐达明。1998年创建工作室,从紫砂传统入手,刻苦专研紫砂成型技法,所制作品以光素器见长,功力扎实,作品深得藏有喜爱。

    09/09
  • 储亦斌《岁寒三友》紫砂花器经典款型

    此壶为储亦斌1996年作品,该壶造型设计集松竹梅岁寒三友于一体,全器浑若天成。底款『储亦斌制』,壶底刻绘“岁在丙子冬月,作于阳羡蜀麓”,该壶造型清雅,技艺突出,细节严谨,将三种生物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颇为不俗,深具升值潜力!

    09/27
  • 鲍仲梅《磐禄天砂》紫砂镶嵌工艺的标杆性人物

    精选原一厂老黑料作胎, 泥色稳重大方,端庄古雅,古味浓厚。盖面塑以一只灵兽为钮, 目光炯炯有神。盖沿、壶肩的如意纹饰均采用嵌银丝工艺,对称分布,工艺精良, 点睛之笔在于壶把饰以一环装饰,并嵌以莫桑石,高硬度使它不宜被刮花和开裂,能长久保存。 整器体现出了现代紫砂制壶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可谓是一款全能佳作,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09/27
  • 道洪壶艺传承人何燕萍作品《润泽壶(木石刻绘)》

    何燕萍,1970年生于宜兴,2006年国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之长女,1985年进紫砂厂随父学艺,在造型风格上继承父亲的气派,造型讲究且全器予人深圆凝重,力度感强,朴实大方,颇具神韵,有乃父之风,深受各方好评。运用原矿老清水泥作胎,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壶身鼓腹似圆珠,气韵流畅。压盖板面隆起,与口衔接紧密,盖顶设大圆珠钮,饱满丰腴,拿捏舒适。流、把均富于变化,搭配的恰到好处。俯视此壶,圆钮、圆盖、圆身似三圆相叠,配以三丁足,更显沉稳。

    08/30
  • 省名人何叶作品《润鼎壶(木石刻绘)》

    何叶,1972年出生于宜兴,2014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6年 第二届)。1991年进紫砂工艺厂,追随其父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学习制壶技艺。作品以光素器最为专精,每能于单纯曲线结构中,摸索真谛,传形达意。明针工夫亦十分扎实,丝毫不茍,致力摸索砂陶造型之美。运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使用经久光润如玉。壶身鼓腹似圆珠,气韵流畅。平盖与口衔接紧密,盖顶设大圆珠钮,饱满丰腴,拿捏舒适。流、把均富于变化,搭配的恰到好处。俯视此壶,圆钮、圆盖、圆身似三圆相叠,配以三丁足,更显沉稳。

    08/30
  • 省大师、高湘君【线君(谭泉海铭)】

    高湘君,1957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先后师承高工李碧芳,省大师谢曼伦,作品在集承师传统和花器基础上,力求新创毅和创新,对紫砂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善制光素器、花器等多种器型,尤擅竹器。

    08/29
  • 高湘君、谭泉海合作《线君》

    高湘君, 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先后师承高工李碧芳,省大师谢曼伦,作品在集承师传统和花器基础上,力求新创毅和创新,对紫砂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善制光素器、花器等多种器型,尤擅竹器。

    09/27
  •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高湘君《线君(谭泉海铭)》

    高湘君,1957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先后师承高工李碧芳,省大师谢曼伦,作品在集承师传统和花器基础上,力求新创毅和创新,对紫砂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善制光素器、花器等多种器型,尤擅竹器。

    09/27
  •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鲍仲梅《黛珠提梁》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8/23
  • 中青年实力派朱晓东作品《四方菱花》

    朱晓东,1968年生于陶艺世家,1984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省大师、研高蒋彦。1988年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199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修。擅长筋纹器,所做筋纹器既有苍劲刚道、挥洒自如的风韵,亦有庄重古朴、飘逸之美。创作的作品,简洁大方,古朴典雅,制作细腻,精雅怡人。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340cc,这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筋纹器造型壶,菱花做工精美,造型古雅,四方造型出落得美丽大方,整个壶筋纹明理清晰,明暗有度,而且比例协调。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