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辈实力派、吴东元【如意】
吴东元,字半丁,1972年生于蜀山,2013年国工,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银奖得主。自小习文弄墨,喜爱紫砂陶艺,随叔叔吴群祥研究紫砂工艺技法。多年以来,悉心钻研紫砂工艺技法,创作思路宽阔,富于变化,研制作品端庄典雅,线条流畅,工艺精巧,并喜爱陶刻,代表作有《四灵》系列,《大地与生命》系列,颇受壶友们的喜爱。
吴东元,字半丁,1972年生于蜀山,2013年国工,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银奖得主。自小习文弄墨,喜爱紫砂陶艺,随叔叔吴群祥研究紫砂工艺技法。多年以来,悉心钻研紫砂工艺技法,创作思路宽阔,富于变化,研制作品端庄典雅,线条流畅,工艺精巧,并喜爱陶刻,代表作有《四灵》系列,《大地与生命》系列,颇受壶友们的喜爱。
周伯娟,1968出生于陶艺世家,2016年高工,师承国大师曹亚麟、省大师杨勤芳及实力派巨匠丁亚平,擅长绞泥,被业界称为“秘色绞泥技法第一人”,“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
鲍利安,1959年生于宜兴,2012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起师从高丽君、曹婉芬、潘持平,从事紫砂陶艺创作设计,后得顾景舟大师指导。所制作品先后获得金银铜奖、收藏等。
陈洪平,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2016年第六届)、2013年研高。光素方圆器、筋瓢器、花器俱佳,尤擅提炼传统,创作作品富有时代气息。曾与海派、津派等书画名人参与文人壶创作。
朱晓东,1968年生于陶艺世家,1984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省大师、研高蒋彦。1988年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199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修。擅长筋纹器,所做筋纹器既有苍劲刚道、挥洒自如的风韵,亦有庄重古朴、飘逸之美。创作的作品,简洁大方,古朴典雅,制作细腻,精雅怡人。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此器采用嵌银丝工艺,精选原矿老红泥作胎,观之柔美动人,摩挲起来更是如触凝脂,予人沉静淡雅之感。壶身上敛下丰,提捏起来轻盈可手。
王旭生, 2016年国工,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金奖得主。先后师承施小马、徐达明,目前一直跟随师公徐汉棠大师,传承师傅徐达明陶木的壶艺风格,把一些珍贵稀有的紫檀木融合在紫砂壶上,木与陶,有神有韵、耐人寻味……
王秀局, 2016年国工,实力派高手,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金奖得主,2015年全手工大赛一等奖得主,师从省大师邵顺生,擅长方器制作,对圆器、素器、筋纹器制作也有一定研究。 在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功底扎实,选料精细,以严谨的制壶风格,朴实的为人深受壶友喜爱!
鲍燕萍(平),1965年生于宜兴,2012年高工,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陶成型手工工艺,后在父亲(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乐人)言传身教下,创作设计能力日趋成熟,所制作品由其父加以书法雕刻装饰,更显示紫砂的金石味、书卷气,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中获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多家博物馆收藏。
袁小强,男,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国工,中青辈优秀实力派陶艺家,宜兴紫砂陶优秀承传人。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丁亚平为师。199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并得到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指点。
吴亚亦,2011年研高,双省大师,国大师汪寅仙大弟子,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此器造型端庄威严,壶身线条流畅均匀,触之温润如玉,从造型到装饰似乎都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史,使得此壶愈加古雅大气,收藏潜力无限。
束凤英,女,1940年生于宜兴,研高、省大师,束六度之女,束旦生胞姐,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老艺人裴石民、顾景舟学艺。擅长制作各种光货、花塑器。1987年《翻盖柿子壶》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惜于2015年3月21日去世。此器由谭泉海书铭,运用双刀刻法、挑砂刻法。采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胎质细腻,典雅温润,宛若玉石。整壶线条比例恰到好处,壶身呈椭圆形,上下合一,圆、稳、匀、正,古朴而简约;圆形压盖,子母线吻合,口盖紧密,壶钮微微露尖;弯流口上翘,显娇俏,且出水极其顺畅。
孔小明, 2014年高工。 受到潘持平老师指点和吕尧臣老师作品风格影响,1990年与兄弟孔春华、姐姐孔新华推出了“孔家壶”紫砂艺术品牌,紫砂绞泥技法,出神入化,目前宜兴可达此境界者,屈指可数。在方器的制作和创新上,“孔家壶”被行业是公认的实力派。
陈国宏,1968年生于宜兴,2012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6年 第二届),2015年首届“景舟杯”优秀奖得主,师从顾道荣。1991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陶瓷造型设计。原以花货为主,现以传统光货为主,可见功力非同一般。作品多次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展出,经常参加国内国家级的陶瓷评比活动并多次获奖。
周定华,1953年生于江苏宜兴,实力派名家,先后随陈福渊、高丽君、顾绍培及周尊严学艺,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作,后进厂研究所从事新品创作。1983年始制茗壶便非同凡响,其作品不与他人同俦,造型不圆不方,亦圆亦方,轻盈而又不失朴厚,专擅方器,人称“方货”专家。 传炉是紫砂壶的一个经典器形,器身形状以方器为基本形,但方中寓圆,比一般方器多了一份圆润之美;壶嘴的造型难度亦高,方中带圆, 圆里寓方,三弯流式曲折有致,出水流畅;四方壶钮,壶盖延续了全器造型特微,方型圆角;压盖形式,制作精良。
此壶以原矿青段泥作胎,色如青玉,越用越见古意。以禅入壶,壶身形态雅致,自然舒展,平添自然气息。壶钮设计用心独到,刻以三尊镂空蹲坐的佛陀让此壶的意境更柔和纯净。提梁把凌空拔起,弯曲自然,与壶体产生虚实对比,形成了空间之美。暗接弯流自然胥出,柔美顺畅,出水成股。壶身正面绘以一位僧人禅坐;壶身反面陶刻“一念明了足千秋”,落款“癸巳 伟杰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