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洪长女、何燕萍【狮福(毛国强书铭)】
何燕萍,1970年生于宜兴,2006年国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之长女,1985年进紫砂厂随父学艺,在造型风格上继承父亲的气派,造型讲究且全器予人深圆凝重,力度感强,朴实大方,颇具神韵,有乃父之风,深受各方好评。
何燕萍,1970年生于宜兴,2006年国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之长女,1985年进紫砂厂随父学艺,在造型风格上继承父亲的气派,造型讲究且全器予人深圆凝重,力度感强,朴实大方,颇具神韵,有乃父之风,深受各方好评。
《狮福壶》是何燕萍老师九十年代早期制作、毛国强大师合作铭刻的作品。沿袭了父亲何道洪大师的制壶风格。毛国强大师铭刻装饰,壶身正面刻“源头活水,万古长流”,落款“一粟书铭”;反面满刻松下抚琴图,笔触古拙,与壶体风格一致。毛国强大师如今满刻作品已很少有,有缘者可藏之。
孔春华,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高工,当代紫砂名家,1992年调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创新设计,1990年与姐弟推出“孔家壶”品牌,2005年入编《世界名人录》。 “弧棱壶”以古代觚棱为灵感,运用原矿青段作胎,古味浓厚,配以绞泥工艺(通透绞法),更添师古不泥之态。俯视呈四方形,侧面看又有覆斗状,上敛下丰的变化全依靠自壶盖延伸而下的四条弧线的连贯与过渡,盖、颈、底均为小四方,由上至下层叠相加,配以挖底更显沉稳,壶身运用绞泥工艺,在威仪之中更添几分灵动的美感。 “觚棱”是
李碧芳.1939年生于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师承著名老艺人朱可心。1958年8月受聘任紫砂工艺辅导,开始培训学徒,先后连续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共计数百人次。1982年镇江地区授予工艺美术师称号,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造型、设计、制图,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创作。
潘小忠,1968年生于宜兴,2017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5年首届“景舟杯”铜奖得主,江苏著名陶艺家,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民国制陶名家冯桂林传人,80年代进厂,是中青代不可多得的实力派艺人,被誉为“具发展潜力的工艺师之一”,擅长方器、花器全手工制作。
吴亚亦,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1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国大师汪寅仙大弟子,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专业紫砂创作设计,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技艺逐渐纯熟;作品常以雕塑手法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精细、纹饰优雅,独具韵味。
《铁骨冰枝壶》为徐远明老师一九九八年制作的精品花器,选用原一厂老黑料制成,徐老师全手工制壶,以贴花、嵌泥工艺装饰,手法精湛。此款只做了五把,此为五之三,限量款老壶重器,收藏价值无需多言。整体更以嵌泥工艺装饰,始于壶盖,终于壶底,线条之间的承接完全不受影响,徐老师工艺之精到可见一斑!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制陶世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曹安祥,1965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1985年进厂学艺,后拜壶艺泰斗顾景舟的高徒吴群祥为师,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紫砂壶艺的风格和对泥料的独特见解。其紫砂壶艺博采众长、融古通今,如一款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中华龙壶”,造型构思巧妙,线条舒展,灵动生气、气势磅礴,紫砂鸳鸯茶器,象征“一国两制”含义,是明代至今壶艺史上的一大艺术杰作。《如意壶》为曹安祥老师采用黄龙山原矿清水泥制成,泥色红润,泥质细腻,视觉效果极佳。此为套组,一壶一壶承。壶体扁圆,气韵饱满,嵌盖莲花钮,壶身泥绘玉如意,细节生动,细致入微;反
鲍志强,字乐人,1946年生于宜兴,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 第五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1959年进厂从师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善设计制陶,尤擅陶刻装饰。
李碧芳,女,1939年生于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师承著名老艺人朱可心。1958年8月受聘任紫砂工艺辅导,开始培训学徒,先后连续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共计数百人次。1982年镇江地区授予工艺美术师称号,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造型、设计、制图,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创作。
徐秀棠,1937年出生于宜兴(徐汉棠胞弟),2008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 第三届)、中国陶瓷工艺大师(2003年 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4年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作品多次获奖,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孔春华,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高工,当代紫砂名家,1992年调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创新设计,1990年与姐弟推出“孔家壶”品牌,2005年入编《世界名人录》。
高海庚(1939-1985年),祖籍宜兴丁山小桥南制陶世家。1955年跟随顾景舟学艺,初露才华,深得其师器重,是顾老的得意门生。1960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造型设计,使他学到许多新的造型观念和新的工艺理论知识,同时结识众多专家和艺术界的名流,对其一生的陶瓷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于1985年12月12日病逝。《双龙提梁》是高海庚原创设计的作品,与夫人周桂珍一起师承顾景舟大师,具有极强的设计与创作能力,很得顾景舟大师看重。壶体造型看似古雅简洁、素净稳重,其实对细节要求极高。壶体下部为扁鼓型
吴亚亦,2011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国大师汪寅仙大弟子,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专业紫砂创作设计,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技艺逐渐纯熟;作品常以雕塑手法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精细、纹饰优雅,独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