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定华作品《升方(谭泉海铭)》

    《升方》壶,周定华早期与陶刻名家谭泉海合作的精品紫砂器,采用一厂老紫泥全手工制作成型,160cc的壶体,使用手感轻盈,观感厚重有历史古韵,十分独特。壶身呈四方梯形,壶颈折角线延伸至壶肩,顶起四方壶盖,盖上梯形四方壶钮,整壶极富层次感,又暗合“步步高升”之意。此器壶体造型上,周定华老师多用点、线、面体现,四方壶体块面平滑,壶盖、壶肩点与点之间以折角线过渡,壶嘴、壶把线条直中带拙,整器比例协调,规整大气。国大师谭泉海陶刻装饰,正面刻“清思”,落款“古阳羡石泉铁笔”;反面刻“竹石”,金刀

    07/03
  • 顾景舟徒弟赵江华作品《玉璧提梁》

    赵江华,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军医学校毕业后到宜兴紫砂厂当厂医,同时担任顾景舟保健医生,跟随他18年之久。在顾老身边,耳濡目染,受其艺术思想和创作精神的熏陶与感染。1991年正式学习紫砂制作,由顾景舟亲自传授整套手工技法。所制茗壶既保留了顾壶端庄凝重的艺术风貌,又呈现出淳朴自然的独特意趣。深受海内外紫砂收藏爱好者青睐。《玉璧提梁壶》是赵江华老师九十年代的作品,采用原矿紫泥制作,泥色老味浓厚,加上玉璧壶盖,厚重的古韵迎面而来。玉璧提梁壶的造型设计颇有渊源,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高庄教

    07/03
  • 省大师吴震【碧玉如意壶】谭泉海陶刻

    此壶为谭泉海大师铭刻装饰,壶身正面刻“雪芽”二字,落款“古阳羡宜兴石泉铭”;壶身反面刻花鸟图,兰自怪石中生长,鸟儿立足于石上,刀法古拙蕴力,寥寥数笔即出清幽之意,不愧为大师力作!

    07/03
  • 顾景舟得意弟子—高海庚【双龙提梁】

    高海庚(1939-1985年),1955年跟随顾景舟学艺,初露才华,深得其师器重,是顾老的得意门生。1960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造型设计,使他学到许多新的造型观念和新的工艺理论知识,同时结识众多专家和艺术界的名流,对其一生的陶瓷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7/02
  • 紫砂四小龙、江建翔(南瓜壶)

    南瓜作者:江建翔 容量:430CC 泥料:原一厂老紫泥 一颗饱满丰硕的大南瓜,筋纹线浅浅勾勒,更显气韵充沛;壶钮为一截瓜纽,瓜叶卷裹成一弯壶流,瓜藤蜷曲弯折成壶柄,自腹至肩,一分为二,线条曲张有度,衔接流畅自如。

    07/02
  • 顾绍培大师传人顾婷《冰纹井栏》

    顾婷,女,1976年生于陶都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2018年研高,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小女,嫡系传人,家学渊源,自幼爱好陶艺创作。擅长全手工传统技法,尤其能熟练掌握历代名家经典器形。

    07/02
  • 吕尧臣弟子、鲍燕萍【福馨有余(鲍志强铭)】

    鲍燕萍(平),1965年生于宜兴,2018年研高,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陶成型手工工艺,后在父亲(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乐人)言传身教下,创作设计能力日趋成熟。所制作品由其父加以书法雕刻装饰,更显示紫砂的金石味、书卷气。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中获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多家博物馆收藏。

    07/02
  • 省大师范泽锋作品《心灵的智慧》

    范泽锋,又名哲丰,字文成,1976年生于陶艺世家,2018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2017年度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师从省大师范伟群、高工张庆臣、国大师鲍志强。1993年于江苏省丁蜀职业学校紫砂工艺专业班学习毕业。作品以光素精雕艺术见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屡获大奖。

    07/02
  • 宜兴紫砂壶名家鲍志强作品《高潘》

    运用原一厂老墨绿泥作胎,泥料珍贵,略青灰透绿光,清秀独特。与传统的潘壶不同,此器改以较高的壶身,气韵更为饱满,毫不见塌陷之意,精气神十足。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盖上一颗扁钮,精巧可人;一弯流强势胥出,出水爽利;圆耳把承接肩腹,气韵流畅,端握适手;加底造型,托起了整个壶身,更显沉稳。壶身正面陶刻“白露怡意 清泉洗心”,壶身反面绘以荷塘美景。 整体造型都非常简洁、大方,比例协调,色泽圆润,再配以精细的陶刻,更添浓厚的文人壶氛围,古韵十足。

    07/02
  • 省大师吴亚亦作品《斑竹》

    吴亚亦,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1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国大师汪寅仙大弟子,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专业紫砂创作设计,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技艺逐渐纯熟;作品常以雕塑手法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精细、纹饰优雅,独具韵味。

    07/02
  • 镶嵌天王——鲍仲梅【牛盖多寿壶】

    此壶设计大方而到位,可谓是“方圆有致,圆中有方,方中带圆”。一壶紫砂,将嵌、填、刻工艺均运用的出神入化,可见老师高超的造诣!

    07/02
  • 何燕萍,毛国强合作《狮福(毛国强书铭)》壶

    何燕萍,1970年生于宜兴,2006年国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之长女,1985年进紫砂厂随父学艺,在造型风格上继承父亲的气派,造型讲究且全器予人深圆凝重,力度感强,朴实大方,颇具神韵,有乃父之风,深受各方好评。

    07/02
  • “十二紫砂之星”郑剑锋《南瓜(薄胎)》

    郑剑锋,197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2015年高工、十佳青年陶艺家,199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同时,又得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现为季益顺壶艺流派的优秀传人,当选为“十二紫砂之星”。

    07/02
  • 汪寅仙大弟子,吴亚亦《斑竹》壶

    吴亚亦,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1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国大师汪寅仙大弟子,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专业紫砂创作设计,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技艺逐渐纯熟;作品常以雕塑手法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精细、纹饰优雅,独具韵味。

    07/02
  • 国大师,汪寅仙《红玉壶(姚志源刻)》

    汪寅仙,女,1943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 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后随朱可心学习研究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抽象与自然写实相结合是她的壶艺风格,擅长制花货。于2018年2月28日因病逝世,享年75岁。

    07/02
  • 谭泉海大师《鱼跃壶》

    谭泉海大师自制自刻,580cc大品。自大师辞世后,这样近乎精美品相的作品极难觅得了,有缘人且收且珍惜!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