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扁壶形神兼备李英豪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附图为清代烧制的宜兴紫砂花形扁壶(刻“陈鸣远”款);壶身像倒转了的扁碗,造型比较独特,与传统汉扁壶有别;全壶线条优美流鬯,用作泡茶,倍增雅趣。从壶表面所显细润腻滑,可见捏制此壶时,鸣针工序到家,细致和恰到好处。有位酷爱名家旧紫砂扁壶的友人,日常喜欢用这类真旧小壶泡茶,而非纯作珍藏及陈设。他认为这样更能泡出好茶真味,如甘液华滋,悦人襟灵;其香味益觉醇郁。扁壶一如小壶,容量较小,通常仅为八十毫升至一百毫升。从前民间大多用鼓腹提梁大圆壶,容量大四倍至六倍;若一次过泡满,易水多热量大,致使茶味淡薄,破坏名茶香醇气

紫砂扁壶形神兼备李英豪

附图为清代烧制的宜兴紫砂花形扁壶(刻“陈鸣远”款);壶身像倒转了的扁碗,造型比较独特,与传统汉扁壶有别;全壶线条优美流鬯,用作泡茶,倍增雅趣。从壶表面所显细润腻滑,可见捏制此壶时,鸣针工序到家,细致和恰到好处。

有位酷爱名家旧紫砂扁壶的友人,日常喜欢用这类真旧小壶泡茶,而非纯作珍藏及陈设。他认为这样更能泡出好茶真味,如甘液华滋,悦人襟灵;其香味益觉醇郁。扁壶一如小壶,容量较小,通常仅为八十毫升至一百毫升。从前民间大多用鼓腹提梁大圆壶,容量大四倍至六倍;若一次过泡满,易水多热量大,致使茶味淡薄,破坏名茶香醇气味。用扁壶和小壶一样,不宜加太多茶叶,因为茶量过多,相对水量就太少,使茶汤中的氨基酸与儿茶素比例失调,味变苦涩不爽,影响口感;故勿以为浓些便会香醇些。

谈及紫砂扁壶,笔者印象最深刻者,是早年于上海博物馆,有幸获睹明代大师时大彬所手制的“虚扁”(调沙),高仅六十二毫米,属极扁型;线条和谐自然,纤巧中见潇洒,形、神、气、韵兼备;堪称扁壶之精品。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