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心语:能为别人提供帮助,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老周,这个星期天你有空吗?5月18日科普周活动就要开始了,想请你来助阵,宣传健康知识。”市第26届科普宣传周即将开幕,作为参与单位之一,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会长黄鑫耀小个子,瘦瘦的,却有着“大能量”。这几天忙着选编科普内容、制作宣传展板、联络会员等繁琐工作,忙得脚不沾地,可他干劲十足,丝毫看不出他已76岁了。
退休前,黄鑫耀是原宜兴热电厂副总工程师。1998年退休时,黄鑫耀拒绝了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而是向市科协提出,想组建一个类似“退休工程师协会”的社会组织,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科技服务。当得知我市已成立老科协,黄鑫耀欣然接受市科协的邀请,担任老科协会长。退休,对于黄鑫耀而言,不是工作的结束,而意味着开启了人生一扇新的梦想之门。
16年里,黄鑫耀几乎每天忙于老科协工作。科普需要科普工作者不断丰富自身学识,为此,黄鑫耀在70岁时自学了电脑操作和拼音输入法,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多种方式,自行编制了《低碳生活 保护环境》《科技发展简史》《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习科技知识》等一大批科普教材和宣讲资料,总字数超过30万字,电脑中存储的备用资料也有上百万字。黄鑫耀还利用网络平台,与网友分享科普知识、工作心得、生活体会等,已拥有一批热爱科学的铁杆粉丝。在他的带领下,老科协不断发展壮大,会员人数从当初的40人增加到现在的250多人。
黄鑫耀是个热心肠,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有科普宣传需求,他总是有求必应,并且不折不扣做好。一次,宜城街道城南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想邀请黄鑫耀给社区居民作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科普讲座,时间就约定在两天后。环保不是黄鑫耀的专业,平时虽有一定了解,但还够不上作讲座的标准,他为此加班加点,讲座前一天,从晚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3点。在黄鑫耀的精心准备下,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听众还以为他曾在环保局工作过。
忙碌身影的背后,很难想象,黄鑫耀的妻子曾在1997年中风并留下行动不便的后遗症,需要拄着拐杖行走。家里请了钟点工收拾打扫,一日三餐则要黄鑫耀亲自烧煮。工作的辛劳、生活的艰难,在黄鑫耀身上却寻不到印记,他总是那样声如洪钟、精神抖擞。那是因为他将所有的辛苦都融入了他的科普梦想,“能为别人提供帮助,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本报记者 何洁蕾 子 文)
本报记者 文 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