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两年中,太华地区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等投入资金累计近5亿元,相继获得了“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养生度假旅游名镇”等一批“金”字招牌。
近两年中,太华地区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等投入资金累计近5亿元,相继获得了“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养生度假旅游名镇”等一批“金”字招牌。
目前,该镇在建、拟建的“绿色产业”合作项目近10只,总投资规模超5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助推太华加速转型的主导力量。
本报讯 低、小、散的污染企业被淘汰出局;脏、乱、差的涧沟被治理成生态亮点;太华山省级森林公园顺利创建;“一线两环”主干道路骨架打开了山区腹地;废弃多年的矿山正被改造成发展绿色产业的一大载体……近两年来,随着我市加快太华转型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太华加快转型与横山水源地保护的“双赢”发展步伐越迈越大,底气充盈、蓄势而发,为把太华打造成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一颗生态“明珠”奠定了扎实基础。
太华镇地处我市西南山区,处于横山水库的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太华人既肩负着保护好全市人民饮用水水源的重任,也面临着加快转型的巨大压力。2011年8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决定举全市之力推动太华加快转型,全面启动实施太华转型发展的“八大重点工程”。太华人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在市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主动作为、创新举措,迅速掀起了以关停化工企业、道路工程建设、全镇域环境综合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热潮。近两年来,以“一线两环”为主要内容的宜广线、云湖南路、太华大道、乾元路等旅游骨干路网高标准建成,打开了山区腹地,为太华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同时,54家化工企业被依法关停,横山水库上游化工企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投入1亿多元的杨店涧、官庄涧等主要泄洪通道建设及全镇8个行政村的主支涧整治陆续到位,改造总里程达40多公里,并在沿线建起了一大批节点景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打造出了胥锦、民望等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亮点工程。近两年中,太华地区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等投入资金累计近5亿元,隽秀山水更为精致,相继获得了“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养生度假旅游名镇”等“金”字招牌,创建全国卫生镇工作也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不仅勾勒出太华秀山秀水的动人轮廓,更重要的是催化了太华人发展理念的嬗变,提振了坚定不移谋转型的信心。该镇主要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从昔日的“工业兴镇”到现在的“旅游强镇”,既记录了太华发展的演变轨迹,更彰显了太华人加快转型发展理念的转变,“绿色发展”正日益成为当地干群的共识。已经关停的化工企业惠科树脂的业主,投资创办了春泽园生态农业园;金凯欣纺织企业投资兴建了金竹湾农业生态园;华锦、龙珠、尚枫等3个茶场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致力实现从单一的茶叶生产向观光休闲农业转变,目前全镇已兴建了近20个农业观光休闲点。在该镇的太平村,原有3家纺织企业的老厂房相继改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饭店,目前全镇已有各类农家乐饭店30多家。
伴随着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不可多得的自然禀赋效应不断被放大,太华正日益成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投资热土。该镇以镇为主体,借助素博会、竹文化节等契机,实施整体包装,加大对外推介力度,不断放大在引进“绿色产业”中的生态优势。由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超五星云湖桃源度假村项目的方案正在设计中,计划总投资15亿元;由广东浩芸环境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天缘砺山浪漫花海旅游综合体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5亿元。目前,该镇在建、拟建的“绿色产业”合作项目近10只,计划总投资超50亿元。这些项目将成为推动太华加速转型的主导力量,为太华“打造花海养生胜地,创建特色旅游名镇,建设国内一流、长三角著名的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提供重要支撑。
如今,生态旅游产业已然成为太华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聪慧的太华人还对“绿色”的工业产业进行重点扶植,使竹木制品业等产业持续发展,如博大竹木业有限公司加快技改扩能,年内应税销售收入有望超4亿元。今年以来,该镇在大批化工企业关停的情况下,规模企业工业产值增幅达20%,其中,竹木制品业应税销售增幅达33%,以海福制罐为龙头的金属包装行业增幅达31%,进一步为太华转型发展的“加速度”增添了动力。 (志文 木子)
目前,该镇在建、拟建的“绿色产业”合作项目近10只,总投资规模超5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助推太华加速转型的主导力量。
本报讯 低、小、散的污染企业被淘汰出局;脏、乱、差的涧沟被治理成生态亮点;太华山省级森林公园顺利创建;“一线两环”主干道路骨架打开了山区腹地;废弃多年的矿山正被改造成发展绿色产业的一大载体……近两年来,随着我市加快太华转型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太华加快转型与横山水源地保护的“双赢”发展步伐越迈越大,底气充盈、蓄势而发,为把太华打造成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一颗生态“明珠”奠定了扎实基础。
太华镇地处我市西南山区,处于横山水库的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太华人既肩负着保护好全市人民饮用水水源的重任,也面临着加快转型的巨大压力。2011年8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决定举全市之力推动太华加快转型,全面启动实施太华转型发展的“八大重点工程”。太华人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在市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主动作为、创新举措,迅速掀起了以关停化工企业、道路工程建设、全镇域环境综合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热潮。近两年来,以“一线两环”为主要内容的宜广线、云湖南路、太华大道、乾元路等旅游骨干路网高标准建成,打开了山区腹地,为太华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同时,54家化工企业被依法关停,横山水库上游化工企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投入1亿多元的杨店涧、官庄涧等主要泄洪通道建设及全镇8个行政村的主支涧整治陆续到位,改造总里程达40多公里,并在沿线建起了一大批节点景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打造出了胥锦、民望等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亮点工程。近两年中,太华地区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等投入资金累计近5亿元,隽秀山水更为精致,相继获得了“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养生度假旅游名镇”等“金”字招牌,创建全国卫生镇工作也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不仅勾勒出太华秀山秀水的动人轮廓,更重要的是催化了太华人发展理念的嬗变,提振了坚定不移谋转型的信心。该镇主要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从昔日的“工业兴镇”到现在的“旅游强镇”,既记录了太华发展的演变轨迹,更彰显了太华人加快转型发展理念的转变,“绿色发展”正日益成为当地干群的共识。已经关停的化工企业惠科树脂的业主,投资创办了春泽园生态农业园;金凯欣纺织企业投资兴建了金竹湾农业生态园;华锦、龙珠、尚枫等3个茶场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致力实现从单一的茶叶生产向观光休闲农业转变,目前全镇已兴建了近20个农业观光休闲点。在该镇的太平村,原有3家纺织企业的老厂房相继改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饭店,目前全镇已有各类农家乐饭店30多家。
伴随着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不可多得的自然禀赋效应不断被放大,太华正日益成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投资热土。该镇以镇为主体,借助素博会、竹文化节等契机,实施整体包装,加大对外推介力度,不断放大在引进“绿色产业”中的生态优势。由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超五星云湖桃源度假村项目的方案正在设计中,计划总投资15亿元;由广东浩芸环境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天缘砺山浪漫花海旅游综合体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5亿元。目前,该镇在建、拟建的“绿色产业”合作项目近10只,计划总投资超50亿元。这些项目将成为推动太华加速转型的主导力量,为太华“打造花海养生胜地,创建特色旅游名镇,建设国内一流、长三角著名的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提供重要支撑。
如今,生态旅游产业已然成为太华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聪慧的太华人还对“绿色”的工业产业进行重点扶植,使竹木制品业等产业持续发展,如博大竹木业有限公司加快技改扩能,年内应税销售收入有望超4亿元。今年以来,该镇在大批化工企业关停的情况下,规模企业工业产值增幅达20%,其中,竹木制品业应税销售增幅达33%,以海福制罐为龙头的金属包装行业增幅达31%,进一步为太华转型发展的“加速度”增添了动力。 (志文 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