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方法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3月11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了新一年“三农”工作。会议客观分析了我市“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提出要“因地制宜探索经济发展路径”。这一观点不由得令人拍手叫好。
        3月11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了新一年“三农”工作。会议客观分析了我市“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提出要“因地制宜探索经济发展路径”。这一观点不由得令人拍手叫好。
  “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城乡统筹发展。我市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三是农村,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统筹发展,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期盼。然而,我市各村的自然禀赋与经济基础不尽相同,如果生搬硬套搞一刀切,或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模式搞发展显然不切实际。近年来,我市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积极推行“一村一品”发展战略,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与亮点企业,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之路该如何走?笔者认为前提在于摸清“家底”。每个村都要深入分析优势与不足,要深入挖掘自身的资源禀赋。为此,全市各级干部要沉下身子,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科学确定有利于广大群众、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思路。走因地制宜之路,重点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各地要依据各村的个性、实际,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探索符合本村实际、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同时,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项目,打造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形成自我发展的“造血”机制,从而推动村级经济不断壮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木易)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