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收入统计数据出炉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调查显示,去年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785元,增长13.5%,占纯收入的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纯收入增长8.6个百分点。

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1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6862元

  本报制图

本报讯  近日,市统计局最新“出炉”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达35719元,同比增长12.3%;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为33210元,同比增长12.6%。

  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部分组成。去年,组成城镇居民收入的四部分呈全面增长的特点,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0378元,增长15.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我市继续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千方百计做好促就业保增长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4万个,帮扶380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年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57.1%,比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69.5%,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8.5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5647元,同比增长13.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经营者人数增加,平均每100户增1人。经营性收入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17.1%,占比为15.8%,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3.0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814元,同比增长17.5%。出租房屋收入成为财产性收入的第一大来源,12%的调查对象家庭有房屋出租,人均出租房屋收入618元,比上年增长60.4%。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有所提升,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3.1%,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0.4个百分点;人均转移性收入8880元,同比增长4.8%。转移性收入中,社会救济收入成倍增长,离退休养老金占比上升,捐赠收入的比重下降,收入结构优化。捐赠收入的下降,是转移性收入增幅不高的主要原因。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2012年为24.9%,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10.3%,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调查资料还显示,去年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41元,同比增长20.2%,与平均水平的差距由上年的2.68倍缩小到2.51倍;与高收入组的差距由上年的6.77倍缩小到5.88倍。虽然高低收入差距缩小,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还是偏低,是平均水平的39.9%,只有高收入组的17%。                (菁菁)

  本报讯  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多少?最近,市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862元,比上年增加1913元,增长12.8%。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调查显示,去年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785元,增长13.5%,占纯收入的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纯收入增长8.6个百分点。增收的因素一方面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自去年6月1日起,全市各行业相继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140元上调到1320元,涨幅为15.8%;小时工资由9.2元上调到11.5元,涨幅为25%。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性工人在劳务市场中处于紧俏地位,技术型农民工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常见的木工瓦工日均工资增加20元左右,而技术性较高的工种工资也都有20%左右的增幅。在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家庭经营收入增速却放缓。2012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4094元,增长8.6%,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24.3%,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2个百分点。

  去年,我市农民收入增速还出现三个特点:首先,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2个百分点,已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但收入差距绝对值拉大,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16348元,比上年的14545元扩大1803元;其次,从苏锡常14个市(县、区)农民收入看,最高地区是江阴,人均达19660元,最低地区是溧阳,人均为15261元,宜兴位列第11位,而增幅宜兴与张家港、太仓并列第二;另外,农户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农民去年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35804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6995元,收入之比由上年的4.61:1扩大到5.12:1。从增速看,尽管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低收入户的增收速度明显加快,2012年收入最低的20%家庭收入增长15.1%,高于全市平均2.3个百分点,但收入最高的20%家庭增速仍快于最低的20%家庭12.8个百分点。               

(杜京 备军)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