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浙博看浙江紫砂创始人的紫玉春华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蛙栖莲蓬,小猴坐在蟠桃上,"岁寒三友"的松、竹、梅,陶渊明赏菊,东坡赏砚…….现在,这颇具人文雅韵的一幕幕,都可以在西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内看到了。2月17日,"紫玉春华--蒋淦勤紫砂艺术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展览展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蒋淦勤的精品代表作88件(组),在精雕细琢中向观众呈现独具魅力的紫砂艺术之美。这次也是蒋大师第一次在浙博办自己的紫砂个展。走进展览所在的精品馆内,只见以紫泥制成的青蛙、猴子、梅花、荸荠、莲藕、莲蓬、菱角、慈姑等装饰摆设和

蛙栖莲蓬,小猴坐在蟠桃上,"岁寒三友"的松、竹、梅,陶渊明赏菊,东坡赏砚…….

现在,这颇具人文雅韵的一幕幕,都可以在西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内看到了。

2月17日,"紫玉春华--蒋淦勤紫砂艺术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展览展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蒋淦勤的精品代表作88件(组),在精雕细琢中向观众呈现独具魅力的紫砂艺术之美。这次也是蒋大师第一次在浙博办自己的紫砂个展。

走进展览所在的精品馆内,只见以紫泥制成的青蛙、猴子、梅花、荸荠、莲藕、莲蓬、菱角、慈姑等装饰摆设和自然生态精妙结合,在古拙中竟放秀美。

荷花茶具

1993年

长20,宽12.1,高11.5

此壶是仿制胞姐蒋蓉的作品,意将中国文人爱莲的高古超尘情怀融于壶艺之中。壶身为盛开的莲花,造型丰润雍容,花瓣参差层叠,脉络清晰精巧,着实夺尽天工和造化之灵气,立体感厚实。莲叶反卷成壶嘴,藕、菱、荸荠为足,壶盖饰以莲花之蕊,上伏一青蛙,全神贯注,仰望远方。骤雨初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自在地享受夏日闲情。

2006年11月,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图说:青蛙莲蓬壶

1998年

长16.2,宽12.6,高13.1

选用紫砂五色土中的墨绿泥制作,集多种技法之大成,设色丰富。因其巧妙的构思、逼真的形象,经专家评审鉴定为工艺美术珍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99年12月,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09年4月,义乌"文博会"工艺美术作品展 银奖

2009年5月,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优秀作品评选 金奖

美林石榴壶

长16,宽10.6,高9.8

石榴,民间有"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的含义。此壶壶身石榴状,珠圆玉润,小巧玲珑,制作精湛,美观实用。该壶造型为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设计,壶面装饰由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书画。

2014年4月,第9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 工艺美术奖

蒋淦勤大师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师承制壶名家王寅春,是浙江紫砂创始人之一,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在艺苑中独树一帜。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基本涵盖了蒋淦勤大师从艺六十余载的紫砂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其紫砂作品的各种类型、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

蒋淦勤制壶,继承和发扬了胞姐蒋蓉的花货创作路径,其制作多出自然界如桃、莲和竹等物象。紫泥自身的特性使紫砂壶能够蕴积和散发茶的芳香,并通过天然本色散发出高贵祥和的亚光色,从而在茶具中脱颖而出。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北宋梅尧臣的诗句,道出紫砂制成的陶器在宋代已获得文人雅士的欣赏。然而,它在艺苑中大放光彩,却是在茶风大盛的明代中叶。"世间茶具称为首",这是明人对紫砂茗壶的推崇,时至今日,宜兴紫砂砂壶仍保有这个地位。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称宜兴陶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明末文人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也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由于紫泥自身独特的理化结构,紫砂壶能蕴积和散发茶的芳香,从而在茶具中脱颖而出。加之,它不施釉彩全通过紫泥天然本色,通体散发着―种高贵与祥和的亚光色,表现出"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擦拭,日趋呈现出―种妙不可言的黯然宝光。因此,明代中期以后紫砂壶成为茶器新贵,亦为明代以后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对象。

明清两代,紫砂名手如日照中天,当代紫砂更是群英璀璨。蒋淦勤大师的作品更是独具风韵。

据悉,展览将进行至3月5日,喜欢紫砂器的朋友们不妨前来一赏。

【浙江新闻+】人物名片

蒋淦勤: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长兴紫砂陶艺协会会长。

1941年生于宜兴紫砂世家,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学习班,师承制壶名家王寅春,又经朱可心、顾景舟及胞姐蒋蓉等大师的言传身教。1958年被选送到南京艺术学院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经江浙二省组织协商调至浙江发展紫砂事业,长期从事紫砂产品开发和技术辅导工作,先后担任长兴紫砂长技术副厂长、二轻紫砂研究所所长等职务,培养了大批年轻紫砂技术骨干,是浙江紫砂创始人之一。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