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在上海创办网红草根品牌“耳光馄饨”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耳光馄饨”是上海的一家草根品牌小吃店,多年来,小店凭借一碗荠菜馄饨红遍了网络,不但吸引了一波明星光顾,连迪士尼都向它发出过邀请。这家小店的经营主名叫潘国仙,宜兴西渚人。“在家乡宜兴,形容东西好吃常常会说‘打耳光都不肯放手’,这就是我店名的来源。”潘国仙笑着说。1995年,28岁的潘国仙跟随丈夫一起到上海打工。平日里,她除了给家里人洗衣做饭外便无其他事情可做。于是,便有了卖馄饨的主意,“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包馄饨自己最拿手。”她便推着小车,在路边做起了大排档生意。起初的几个月生意并不好,但潘国仙坚信只要自

“耳光馄饨”是上海的一家草根品牌小吃店,多年来,小店凭借一碗荠菜馄饨红遍了网络,不但吸引了一波明星光顾,连迪士尼都向它发出过邀请。这家小店的经营主名叫潘国仙,宜兴西渚人。“在家乡宜兴,形容东西好吃常常会说‘打耳光都不肯放手’,这就是我店名的来源。”潘国仙笑着说。

1995年,28岁的潘国仙跟随丈夫一起到上海打工。平日里,她除了给家里人洗衣做饭外便无其他事情可做。于是,便有了卖馄饨的主意,“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包馄饨自己最拿手。”她便推着小车,在路边做起了大排档生意。起初的几个月生意并不好,但潘国仙坚信只要自己的东西干净、实惠,肯定能有回头客。

果然,一传十、十传百,小摊的生意越做越旺。每到夜深,小摊边的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有时还要排队等翻桌,但这样的流动摊点让潘国仙感到没有安全感。她便在肇周路上租了一间小店面。小店面积不大,撇开开放式厨房外,只能放下5张桌子,人一多,食客们只能搬着塑料板凳到路边上吃,每到周末,店门口总是排起长队。此后,儿子挑起了这份家业,还自创了炸猪排。从此,一份馄饨加一份腊肉或炸猪排便成了“耳光馄饨”的“标配”。

潘国仙告诉记者,自己的馄饨“走红”没有别的原因,只要味道好、干净、实惠肯定能卖好。从面皮擀制、和馅到下锅煮,多年来,每一步潘国仙都亲力亲为。面皮要用鸡蛋、色拉油特制,才能煮出大家喜欢的有嚼劲、略带清甜的口感;荠菜老的不能要,还要切得细细的,和小青菜的比例为2:1;做馅的猪肉要肥瘦相间刚刚好。最近几年,“耳光馄饨”不仅受到百姓的追捧,连许多明星都亲自到场试吃、强力推荐,店里一天要卖掉上百斤馄饨。演员胡歌吃过后发微博称是“上海最好次(吃)的馄饨”。“鹿晗、韩红、闫妮都来过,只不过我们忙得从未发现过,都是网友发到网上后,我们才知道的。”潘国仙说。

半年多前,“耳光馄饨”搬到了黄家阙路109号,工作人员从4人增加到了20多人,全新的店面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经营模式与风格,坚持平民价,一碗馄饨依旧是15元。去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相关人士找到了潘国仙,邀请其到游乐园开店,面对这样的好事,她却拒绝了。几天后,对方又上门,提出降低合作费用标准,潘国仙考虑再三还是谢绝了。她说,开到迪士尼,馄饨的身价能翻好几倍,钱自然也来得快,但这不符合我坚守了二十多年的平价理念,我只想把小店做好,以后再开几家分店。 (蒋梦蝶)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