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日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以来,宜兴已经跟洪水战斗了整整四天四夜。马路边、河堤旁、村道上……抗洪一线闪动着无数坚守的身影,上演着一波又一波的感人画面。灾难面前,宜兴人民始终凝心聚力,心手相连。在抗洪救灾队伍中,有的是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有的是普通百姓,有的是自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都为着“宜兴加油”这一共同目标努力着。
党员干部没日没夜坚持巡逻
“又成功补上了几个涵洞。”昨日(7月5日)一早,徐舍镇美栖村党总支书记宗华东在镇抗洪战斗群里发出了这条消息,忙了四天四夜的他已顾不上休息,还是不放心村里的堤坝,要去转转。村里的自然村荷寺圩四面环湖,形势险峻,留不得半点差池。
昨日凌晨一点,天空下起了雨,村里再度拉响“警报”,有一处堤坝出现了口子,堤坝边上就是一条乡村主干道,若不堵上,不仅村民受灾,周边交通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得知消息后,宗书记一个人冲在牵头,带领着十几个村干部,顺路召集起一批村民赶到现场。”村会计吴国强回忆。到现场后,大伙立马分析形势,拿出了应急方案。“一名村干部拿着矿灯负责照明,宗书记拿了把稻草跳到水中想去堵,没想到稻草还没塞上就被冲到老远,之后便叫人找来门板、沙袋往下填,另外,再筑起一条堤坝。”吴国强说。经过四个多小时的作业,总算堵住了缺口。
在宗华东的带领下,目前,美栖村已自发组成了一支两百多人的抗洪抢险队伍,邓小金、谈永祥等三十多名党员主动请缨加入队伍。村入党积极分子蒋向东不顾腿部受伤、喉咙沙哑始终坚守在一线,昨日上午,因身体透支晕倒在了现场,被送到了医院。“没人喊累,没人想要退缩,不退水不收兵,坚持把百姓安危放在首位是我们村党员干部的共同目标。”吴国强强调。
铜锣一响,400多名村民奔赴一线抢险
在徐舍潘家坝村,这些天,家住河边的黄焕初心里始终牵挂着离家不远的一条长300多米的堤坝,只要有空,他都会主动到堤坝边走走,看看是否有险情,好帮村里多分担些工作。“沿河的这条村道已被洪水淹没,一边的厂房都浸在了水里,眼下就是要守好这条堤坝,不让水进村。”黄焕初说。
昨日上午9时,黄焕初最不想看到的场景发生了,堤坝上破了一个10多米长的口子。“潘恕伟,快,快,这边出水了,赶紧叫人救援!”黄焕初立马跑去跟正在巡逻的村组长报告。潘恕伟与另一名组长潘庆安立即拿起手中的铜锣,跑到村里一边敲一边喊,“大家拿着铁锹、蛇皮袋都出来帮忙。”听到铜锣声,村民们都跑出来了,十分钟不到,堤坝边就聚集了400多名村民。
大家分工有序,水性好的男同志跳进水中堵缺口,女同胞在岸上帮着装沙袋,村里80多岁的老年人都赶来帮忙拎袋口。不到半小时,缺口就堵上了。村民还不放心,打算在堤坝边再做一道防护。十几位村民开着自家的农用车到附近高地取土,十几位村民负责装袋,其他村民站成两排,将装好的泥袋往前移。“连老人都来帮着运泥袋,让他们回去休息都不听,说坝筑不好就不走,还有不少村民自家进了水也顾不上,依然先到这里帮忙。”村定点干部朱玉琴回忆。
社会爱心人士自发聚集,哪里需要去哪里
“醒着,等通知,哪里需要去哪里!加油,我的黄丝带团队!”昨日早上6点,“小红豆”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则消息,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的她依然心系着灾区,时刻搜罗发布着宜兴各地的求助信息。“东虹社区现在需要20份客饭,有提供的速度联系我。”消息发出后五分钟,饭菜就有了着落。记者见到她时,她正赶往超市购买所需的物资。
“小红豆”是一名家庭主妇,3日下午,她在朋友圈看到宜兴的情况后按捺不住了,叫上一家四口到宜兴的水产村支援。“一到那,人都傻了,水足足半人深,进去都要划船。”小红豆回忆,得知里面有群众被困家中,便立马赶到超市买东西,用塑料袋包好,并找来竹竿,划船进了小区。“我们用竹竿敲住户的窗户,有老人探出头来看,但却不敢拿东西,跟他们解释清楚后,老人抱着东西当场就落泪了。”“小红豆”扯着沙哑的嗓子说。第一次的救援让她感受颇深,她决定壮大队伍,在朋友圈发起了召集令。一天后,4人小分队扩大到70多人,其中有企业、商家老板,也有市民,会开车的负责开车,能出物资的免费出物资……
3日,得知400多名部队官兵坚守在杨巷金紫村,下午两点都没吃上口热饭,团队立马召集物资,将水、盒饭送到了一线。“这些官兵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接过我们盒饭的时候脸上洋溢的笑容,说出的感谢让我们暖心。”说到这,“小红豆”的眼眶湿润了。现在这支黄丝带团队已聚集了200多名爱心人士,筹集到善款上万元。(蒋梦蝶)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